只要生下来百分之九十都能成活。

    人口基数庞大,新生人口自然是越来越多。

    这要是放在其他六州,林言肯定乐开了花,可放在安州和永州就成了负担。

    黄莺愁眉苦脸地看着她,“咱真不管管,放任他们不停地生育下去,不是有计划生育吗,适当地得控制一下吧。”

    “照这样下去,多少学校都不够用啊。那得花多少钱,根本供不起。教育跟不上,一代代成长起来的娃缺乏栋梁之材,和咱们的初衷相违背了。”

    林言苦笑,“这不是早就可以预见的问题。当初在收复安州和永州时,我们就做过预估,距离最坏的情况还早着呢。咱们只要控制得当,一定会避免最坏的结果。”

    “你倒是挺乐观的,水生估计又要找你了。”黄莺幸灾乐祸,“说实话,还得让安州和永州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家家都富裕了,大家就共同富裕了。”

    “有道理啊。你说怎么共同富裕?”林言眼睛亮了几分,很是期待地看着她。

    黄莺被盯得头皮发麻,想了想,谨慎道:“我前几天去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受了些启发。咱们不如把安州和永州的青壮们分流出来挣钱,把荒原各地的路修一修,修路的钱找商家赞助,让钱都流通起来,分散到无数人手中,暂时能解决部分问题。”

    安州和永州人太多,工作挣钱的机会就那些,可不得争抢起来。修路能提供大量的机会,需要更多劳力,让一部分人先出来,等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或许会改变想法移民。

    即便不移民,也能挣一些钱,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

    家里有钱了,就会想到改头换面,让孩子们上学校,如此循环下去,渐渐地改变着,总会有收获。

    仔细想了想,林言觉得不错,“荒原的路是该修一修了。咱们早就有了水泥路,只在城里小范围使用。若能把各州的大道打通,修上平坦的水泥路,就是大功一件。先从西天路开始吧,分成若干段,直接从安州和永州招工。”

    “急啥,要修路得等到明年,这天寒地冻的没办法修。”

    林言灿灿的笑了笑,“得和水生商量一下,再把花敏和红灵找来,修路的事还得他们来实施。”

    林言打开荒原最全面详细的地图,看着标记的各地陆路交通沉思。

    一条西天路连通了中州、平洲、安州和永州,是最重要的交通干道。

    而中州到海州、云州和明州还没有陆路连通,都是走水路。

    这些年水路的开拓和养护投入巨大,但这是必须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