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了。”

    “鸟雀?”林言一愣,这啥时候的事。

    花红一边把苴麻捆子散开,一边道:“咱家这边还好,其他人家地挨着的,种的多,鸟雀也多了,经常在地里霍霍,很多苴麻子都被鸟雀吃光了。好不容易收回来,你在家看着,别让鸟雀来偷吃。”

    林言忙点头,这可是大事,辛苦收回来的苴麻,要是让鸟雀偷吃,就太可惜了。

    吃晚饭的时候,花红细数着为寒季准备的吃食,“两麻袋毛栗子,两篓子野鸡蛋,半篓子鹅蛋,还有三篓子肉干,两篓子野果干,院子里喂养的鼠兔十五只,再加上收的麻子,应该够吃三个月吧?”

    “够了,阿娘别担心,这么多吃的,足够吃了。这个寒季还有热炕睡,正好苴麻收了,寒季在家搓麻绳,纺麻线,比起前两年好多了。”

    “是啊,如今条件好了。等把苴麻收完,阿娘再去捡柴割草,把咱家的柴垛和草垛堆得高高的。”

    花红充满干劲,对这个寒季一点儿不担心了。

    有房子住,院墙很牢固,也不怕兽群来踩踏,有火坑,有衣服穿,足以抵抗寒季。

    第二天花红把地里的苴麻都收了回来,晾晒了两天,用棍子反复捶打,把麻子敲下来。

    忙了三天,才把所有麻子收回来,很大一堆,装了六大麻袋。然后把苴麻杆堆起来,等有时间慢慢剥苴麻茎皮。

    城里的人家,都在忙碌着准备过寒季的物资,随着一天天过去,每家的院子里堆满了各种东西。

    在九月二十八日那天,温度骤降,吹过来的风越来越刺骨,人们都知道,今年的寒季来了。

    水生他们也回来上课,带着自己的作业。

    每人一架纺机,摆放在屋子里,一排看过去,差异非常大。

    纺机的大小各不相同,形状奇奇怪怪,啥样子都有。

    林言指着其中一架最小巧的,问:“这是谁做的,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怎么用,有什么优缺点。”

    叶聪站起来,朗声道:“这是我的。我阿爹帮忙一起做的。我的纺机利用纺佃的重量和转动时的扭力一起,仿出来的线更细密,适合家用。”

    林言笑眯眯地指着纺机连接处问:“你是怎么想到把木头这样连接起来的?”

    “嘿嘿,这是我阿爹想的,他说,这么做木头镶嵌在一起,比用绳子固定更牢固。我试了试,确实牢固。只要能把木头做成各种形状,利用形状之间的卡扣就能固定地更好。”

    “不错,你这么想是对的。”林言高兴的赞赏,“你小子头脑果然好使,这是个很好的创新,等下上课我给你们讲一讲卯榫结构。”

    其他人听着也是双眼放光,这是一种全新的固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