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人们出远门,少量货物选择最多的还是马车、牛车等,船运是大宗货物必选的。

    只是人出门的话,路途较远的都是走水路,陆路骑马或骑自行车多有不便。

    主要还是陆路不安全,路上常有凶兽出没,通常敢走陆路的都要结伴而行,确保安全性。

    只要发动机技术难题解决,各种车辆造出来,陆路运输会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器械院,五六个人聚在一起,围着刚刚出炉的发动机,林言进来,他们都没察觉到。

    看到实物后,设计师江旭迸发出新的灵感,和其他设计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力求更改设计方案。

    他想做到更好,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废气的排放。

    在现有的设计方案,做几个小改动就能完成。

    发动机设计总工陆卓是个沉稳的年轻人,不急不缓道:“说的容易,都是小改动,可现有的工艺条件还不成熟,你提出的两处改动都无法完成,精度达不到要求。况且,这也只是理论计算结果,实际能有多少转化率是无法保证的。”

    听了一会儿,林言插话道:“几位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想把发动机做到完美。我的意见是,目前做不到追求完美。先量产投入使用,技术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这个项目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今年必须有成品拿出来。

    几人这才发现盟主来了,忙上前打招呼,邀请林言一起加入检验样品,确定后就可以组装汽车模型。

    林言对照实物和设计图纸,提出两个地方需要改进。设计图纸要求很高,而实物做出来和要求有些差距。

    她觉得很遗憾,很多基础工艺还是不够成熟,技术达不到,时间太短了,只能将就着来。

    其实,眼前的发动机样品也能用,但大家总想着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

    从器械院出来,林言直接去找了叶聪,他还坚韧着器械院院长,是汽车项目的总负责人。

    抓到人,林言心想今天运气不错,叶聪正好在仲裁院。

    “这会儿没事吧?”

    叶聪没好气地给了她一个白眼,这不是明知故问?

    就算是有事,也得先放一边,盟主都主动找上门了,再没眼色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盟主大驾光临,有事请吩咐。”

    林言不客气,直接入正题,“我刚从器械院过来,发动机造出来了,年底前我要见到汽车成品。”

    叶聪苦笑,“时间太紧。发动机到汽车还要做很多工作。”

    林言紧紧盯着她,目光坚定,不容拒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