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只不过我在这里,他不好直接说而已。”

    洛玄云苦笑,当初他来到安西,还准备用安西大都护府的力量来帮助他二哥,但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后,他就发现不可能。

    虽然西域宗教的分支也特别多,但这玩意和当初在诸夏流传的诸子百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诸子百家的理论本质上是纯粹的工具,所以墨子能从儒生变成墨家创始人,荀子的学生都变成了法家,所以君王尊崇法家,法家就兴盛,尊崇儒家,儒家就大兴。

    但宗教不是这样,他不是工具,而是手足甚至脑袋,有一些人,你就是砍了他的脑袋,他也不改信的,还有的人,表面上改信了,实际上心里不改,一有机会就打回来。

    西突厥进入西域才几十年,就彻底本地化了,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家族,都是阿史那氏,结果现在西突厥上层和冬突厥都已经文化隔离,反目成仇了。

    所以只能洛玄奘这种模式打过去才行。

    洛玄奘的告诫,很好理解,这不是所谓的气运之争,在无魔世界,没有这个东西,而是权力之争。

    赢得无遮大会的人,将会成为西域的无冕之王,他就能顺利接收素王神殿的权力,进而以玄门统合西域的精神世界。

    洛玄奘将一跃成为西域最有权力的人之一,和世俗的万王之王,一起统治西域。

    堂中有人没有听懂,问道:“玄奘真人说不要轻举妄动是什么意思?”

    李孝恭很有政治觉悟,他听懂了,洛玄奘在进行宗教领导权的争夺,背后自然有政治势力在参与,换句话说,西域诸国都在背后进行暗面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双方,都默契的将大唐排斥在外。

    因为大唐整体上属于异端。

    大唐天子虽然得到了素王天启,但仅仅是大唐天子一人而已。

    其他的中原人都是异端,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做素王真理。

    按照素王所言,同信不同理者,各治其地的原则,这件事就不让大唐参与。

    军事以及政治上,接受天可汗的领导,没有问题,毕竟这是世俗的事,但宗教和精神上,不行,素王神殿大祭司才是最高的精神领袖。

    李孝恭皱着眉头问道:“按照真人的说法,现在都护府岂不是不能抽调诸国军队?

    那青海战事怎么办,陛下让我们抽调军队,作为预备,如果李靖得胜,那西燕王一定会往西域逃,我们在这里截住他,也是一份功劳。

    如果李靖失败,那我们更要随时回军河西,防止西燕乘势袭取凉州,断绝我安西和关中的通道,否则我安西府岂不是要坐困孤城?”

    李孝恭所言,有些危言耸听,毕竟大唐内部没有乱,就算是李靖真的在青海道战败,但府兵只不过数千,根本就算不上伤筋动骨。

    大唐随时可以再派出两三支远征军,重新打开通往安西的通道。

    但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那大唐的国际威信一定会大打折扣,每一次的失败都需要更大的胜利来弥补。

    洛玄云沉吟了一下后说道:“大都护,先将陛下的诏令小范围颁布,不要直接公布出去,然后我们再共同署名,将西域现在的情况,向陛下和朝廷衮衮诸公汇报。

    看朝廷发下来的诏令,枢密院和理藩院,对西域的情况,不算是特别清楚。”

    洛玄云说话已经留情,岂止是不算特别清楚,西域现在的复杂状况,已经不能用过去汉朝的思维来看待,经过各种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的交融,这里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并且发展出了优秀的艺术,可以说是诸夏另外一个分支的走向。

    洛玄云说的属于老成持重之言,都护府众僚佐都没什么意见,只是这奏疏怎么写,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