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以及所有山川的赐福。

    如果不是,伱怎么能说自己是草原上唯一的主宰呢?

    大唐消灭了冬突厥这个威胁,新的威胁出现在大唐北方,那就是薛延陀,薛延陀和燕王恪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还是好好做事吧,其他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再说。

    胡人骑兵和带甲王府卫兵,也都是精锐,再加上洛玄星带着几百敢战士参与了这场平定薛延陀的战争。

    至于其他铁勒以及冬突厥诸部,无论是明月汗、繁星汗,还是普通部族首领,皆诚惶诚恐的拜见李恪。

    草原上的人身依附本就远远胜过中原,奴隶制度也比中原顽固太多,对于李恪的话很认可,就像是本就该如此一样。

    李世民终于开心了一些,终于有个争气的儿子,做出了一些让自己值得欣喜骄傲的事,而不是让他每日苦恼。

    李恪的计划实行的很是顺利,不得不说,李世民对他还是相当宠爱的,虽然大部分都是流放的罪人,但其中人才着实不少。

    他深深的明白,他现在之所以能这么顺利的控制诸可汗,主要还是因为他那位贵为天子和天可汗的父亲。

    到这一刻,李恪终于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权力,他强行控制住那股天下我有的感觉,

    他担心自己太膨胀了,进而去做一些不太理智的事情。

    李恪面临着一个危机,他急中生智道:“天可汗当然是至高的,但天可汗不会来到草原,天可汗的诏书上,我是第一烈日汗,所以在草原上,我是最高的那个人,就如同阴山那么高,诸位还有疑问吗?”

    在贞观十一年的时候,薛延陀还没有强势到,彻底一统漠北的程度。

    李恪北迁时带来的一万两千户,分成了十二个部落,每个部落一千户,这种分开的方式,命令极其的扁平化,李恪只需要管十二个千户即可,既能够快速集结,又不耽误放牧。

    回纥的烈日汗硬着头皮说道:“伟大的燕烈日汗,请允许我们询问,天可汗的汗位将会传于您吗?

    我们听说,在中原,用一种叫做长子继承制的制度,很是奇怪,我们不能理解,所以不明白天可汗的汗位将会如何继承。”

    这霸气纵横的言语,实在是太对草原人的胃口,来自四方的部族首领,纷纷来到哈拉和林,这次前来和上次已经完全不同。

    现在李恪决定要在草原上逐渐推行这种制度,万户、千户、百户,并且逐步限制诸部的户口,即册封千户,就不能超过千户,超过千户后,就必须分出户口,让多余的人形成新的部落。

    尤其是,国师。

    这就叫做因地制宜。

    战争,不仅仅会带来损失,同样也会让人在战争中崛起,攫取权力和财富,当初汉朝的时候,那些镇守边疆的大将,擅自挑衅边境的胡人,最终利用战争牟利,上赚朝廷拨下来的军费,下抢胡人部落,剥削兵卒,这种事屡见不鲜。

    尤其是洛玄星愿意给他提供帮助的情况下,李恪有把握平定薛延陀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

    他朗声笑道:“中原之兵不动,而边患自解,分封之术,的确是镇压叛乱的不二自选啊。”

    中原那一套官职,就连一些官员有时候都会懵,更不用说没有什么文化的草原人,你说刺史、都督,这些有历史渊源的词汇,他怎么可能理解呢?

    当初洛苏设置三可汗制度的时候,直接选用了太阳、月亮、星星,这三个草原崇拜的对象,让草原人一听就觉得很厉害。

    大多数人即便是回纥的烈日汗也保持着谦卑,面对着刚刚杀死薛延陀明月汗的大燕烈日汗,为了部族,他必须谦卑。

    “伟大而至高的天可汗,是我们草原诸部永远的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