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一直走到了今天。

    晋阳公主不是只会哭鼻子,她很聪明也很懂事,她很了解洛君卓,因为洛君卓从来都不会拒绝她,总是满足她各种稀奇古怪的要求,如果洛君卓都做不到的话,那说明这件事就真的做不成。

    洛氏子的妻子,又哪里有只能风花雪月,而不能经受风吹雨淋的?

    国师是如何说的呢?

    “表哥表哥,你快劝劝太子哥哥和君成表哥,让他们不要离开长安好不好。”

    而且那里还不是漠北那种只能放牧的地方,那里实际上不是草原,而是“长着草的平原”。

    魏王李泰,很有才华,但心狠手辣,威胁到他地位的全部都会铲除,尤其是他和燕王李恪、太子承乾,都有仇。

    李世民走到他身前,感慨道:“你这个孩子,朕很是了解,和你的父亲很像,重情重义,朕是真不舍得让你离开长安,还有朕的长乐,她那么娇弱的女子,孩子才两岁,日后到了那蛮荒之地,朕怎么能放心呢?

    长安是个温养之地,妾身只需要按时进宫,以及和贵戚联系即可,但如今向外,妾身也敢说一句,巾帼不让须眉。

    我也是。”

    李靖这些人既是秦王的臣子,又类似于邦周时各诸侯国的卿,负责沟通天子和诸侯。

    李世民自然感受到了他那個儿子的视线,心中深深叹口气,果真如此啊,他的思绪忍不住飘回了那一日在灵天阁中,他决定要让李承乾出外就藩后,和国师洛苏聊起的未来太子人选。

    这便是洛苏的策略“番民内迁向南,汉民外迁向北”,即把归顺大唐的北境番民迁徙到西南,把中原的汉民往边境迁徙。

    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国师温声笑着说道:“立谁为太子都可以,哪怕是立皇太女也可以,但魏王李泰不行!”

    现在自然没人知道这些,毕竟生活在那里的部族,都没有种地天赋,只能任由那些土地浪费。

    大唐真的没有太子了!

    李承乾有些怨恨的望着自己的那个弟弟魏王一眼,心中暗自愤然,“真是便宜他了。”

    周郡王府,这里一向都是门庭煊赫,今日却有些凄凉,在这种时候,没人会上府来,洛君成推开府门后,见到的府中众人,一个个都匆匆忙忙。

    李世民回过神来,他望着笑吟吟看着自己的国师,苦涩着再次说出那句话:“国师,您的预料出过错吗?”

    两万户汉人、两万户番民合计四万户,二十多万人,如果不是在路上养活不了,李世民都想直接塞给李承乾十万户人口。

    李世民从感伤中抽出神来,语气有些复杂的呼唤着洛君成的名字。

    李丽质却猛然昂扬起来,她的神情让洛君成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位平阳镇国长公主,两个人的神态简直如出一辙。

    承乾比你大一点,是你表哥,但你这孩子更加成熟稳重,日后你们兄弟二人,要互相帮助,朕当初答应青阳,要好好照顾他的子嗣,现在却让你远走异域,朕心中有愧啊。”

    他记得他说,“等承乾外出就藩,就立青鸟为太子。”

    李泰红光满面,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中,他从未有过如同今日这般欣喜,马上他就可以得偿夙愿,成为一直以来所期盼的太子了。

    朕这些年没有给你升官,是想着日后等承乾继位,你自然不缺这些,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定明白这些,却没想到,世事无常,等不到那一日了。”

    可想而知,这外出就藩的秦王,在王府规制上,只比太子东宫差一个级别,已经远超普通亲王府,颇有当初天策上将府的味道。

    李承乾偏过头去,几乎就要哭出声来,洛君成也只觉心中刀绞一般痛,只能强撑着笑意说道:“怎么会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