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了齐国似乎有些弱,或者说燕国强的有些出乎意料。

    单以军队来说,燕国起码有齐国一半的实力!

    这是相当了不得的,燕国一向积贫积弱,而齐国最弱的时候都是二流强国,现在燕国竟然在不声不响之间,发育到了现在的地步,这各国都不得不感到心惊。

    他们之所以答应燕国攻齐,是想要打击齐国,而不是让燕国这个新的强国崛起。

    但是现在箭在弦上,根本不需要齐国连横,这五国就已经想好,打完这一仗,重重打击齐国之后,就立刻撤军,绝不能让齐国陷入灭国的危机之中。

    最终在五国摸鱼牵制的状态之中,乐毅率领着燕国鹰扬锐士,一击克敌,齐国士兵战死无数,大纛旗帜倾倒,战车被直接丢弃,凌乱的尸首到处都是,战车之中不时便可以见到满身重甲的贵族伏尸在上。

    齐国出战的贵族之中,大多数都直接身死,只有公子申等少数人得以身免。

    乐毅神采飞扬之时,五国主帅联袂而至,向乐毅辞行,“上将军,齐国大败,损失惨重,王上有令而来,使我等回国,另有他用,今日向您辞行。

    燕国军势威盛,想必足以打败齐国了。”

    这就是要燕国和齐国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在大多数人看来,虽然齐国遭遇了失败,但即便是不算吴国的土地,依旧是千五百里的大国,有城池七十余座。

    即便经过此番大败,依旧有五十余座是非常难以攻破的,乐毅若是一座座攻打,定然伤亡巨大。

    但是燕国必须要和齐国死磕,这样就能同时削弱齐国和燕国。

    楚国主帅更是毫不掩饰地说道:“上将军,楚国愿意与您南北两向夹击齐国,您击齐国旧地,吾击吴越之地,这样做,想必齐国是无法抵挡的。”

    这就是要让燕国把齐国最强大的军队拦在北方,楚国要去南方捡便宜了。

    望着眼前的众人,乐毅早就料到了这一幕,合纵连横就是以利合,以利散。

    况且这一战大胜之后,乐毅本就认为五国联军的存在已经没有必要了,燕国足以对付齐国,于是故意叹息道:“既然是诸位大王有令,吾不过是燕国上将军而已,难道能够驳斥大王的命令吗?

    诸位就还请回吧,莫要忘我等今日合纵之情,若是燕国不敌齐国,还请诸位伸出援手。”

    等到五国之军一撤,乐毅立刻下令燕国军队追击齐国的残军,有谋士当即就说道:“上将军,燕国一国之力难道能击败齐国吗?

    现在五国之军已撤,难道燕国不应该同样撤军,我们已经得到了齐国十几座城池,还消灭了齐国那么多的军队。

    齐国之中城池皆是贵族的私产,定然会死守,我军想要攻下极难,现在这样的战果已经足够辉煌了。”

    乐毅心知齐国乃是大国,绝不能让齐国缓过劲来,于是慨然道:“齐国失去了最精锐的军队,国中定然大乱。

    现在率兵直扑临淄,就能切断整个齐国之中贵族之间的联系,之后慢慢攻占剩下的城池即可,这是燕国一战而霸天下的机会,吾绝不能错过。

    否则有何面目前往蓟城面见王上!”

    乐毅担任燕国国相二十年,积威极重,再无人敢言语。

    于是燕国军队在乐毅的指挥下再次奋勇向前,刚刚想要集结的齐国军队没想到燕国的军队竟然会来的这么快,刚刚聚合了一点就再次被一冲即溃。

    齐人四散而逃,燕人五人一组,按照乐毅的命令,对齐国军队展开歼灭之战,全力杀伤齐国之中的青壮,以削弱齐国的反抗力量,如此三次,乐毅终于稍稍放心。

    太子申带着不多的军队逃回临淄,得知战败的消息,整座临淄城都惶惶不可终日,然后就见到燕国军队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