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着威仪万千又带着些许阴鸷的秦王政,韩王瞬间跪伏在地上,吊起高高的嗓子,颤声道:“秦国大王,小王向您请罪。”

    秦王政没有说话,李斯当即高声问道:“韩王,你有何罪?速速道来!”

    韩王深深叩首,战栗道:“周室覆亡,是因为您受到了上天的眷顾,要成为承天受命的天子了。

    小王不能识别天数的变化,没有早日将整个韩国奉献给您,这难道不是罪过吗?

    您是仁慈的王,还请您饶恕小王的罪过,小王只愿意世世代代为您藩篱啊。”

    大殿之中,秦国公卿望着卑躬屈膝的韩王纷纷笑出声来。

    现在还只是韩王,以后会是齐王,燕王,那可是当年武王和素王所分封的千年贵族,真正的姬姜贵胄。

    望着眼前的这一幕,秦王政却没有笑,他突然想到,千年贵族敌不过大秦百年的军功勋贵。

    再尊贵的血统,一旦后世子孙抱残守缺,不知与时俱进,那么所有的辉煌都会烟消云散,甚至令先祖蒙羞。

    “寡人如果创造一套能传万世的制度,想必就能够超越邦周素王了。”

    想到这里,秦王政听到韩王所说“藩篱”,心中暗自冷笑,这韩王还生活在周室的天下规则之中,动辄封土赏爵。

    心中虽然对分封这种明显的分权行为嗤之以鼻。

    但天下未定,千年形成的观念,不要说六国贵族,即便是秦国宗族,照样大批人等着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分封。

    尤其是从六国而来的贵族,都等着秦王政一统天下之后,将他们封回故国做王呢。

    秦王政照搬了历代先王的经验,心知做王出尔反尔是没问题的,秦国就是这样一路强盛起来。

    关键是实力弱小的时候,不能直接翻脸。

    想要挑战整个天下的规则,凭借他现在的力量还不够,所以他一直在这方面模棱两可。

    一方面大置郡县,推行秦法,增强直属于秦王的权力。

    另一方面小规模的赐土,来给宗族和军功勋贵定心丸。

    秦王政朗声道:“昔年周室素王制二王三恪,承继上古圣王后裔。

    寡人愿意效仿素王的做法,保留诸国的祭祀。

    册封你为韩君,赏赐给你一座城邑,让韩氏的血脉能够流传下去。”

    韩王直接重重地叩首,口中大声高呼道:“王上。

    您的德行之高,要远远超过上古的圣王了,臣和臣的子孙将永生永世的侍奉您,效忠您。”

    这话听着就有些别扭了。

    咸阳不远处就是镐京城的旧址,当年你的祖先就在那里和素王指着上天发誓,永生永世效忠邦周。

    虽然当年是晋国的先祖发誓,但你作为姬姓的小宗,居然是夺走洛邑王畿土地最多的诸侯。

    现在还能堂而皇之的说出这些话,真当史书不存在吗?

    真是无耻啊。

    秦王政反而笑了起来,他对韩氏的效忠不感兴趣,现在只不过是先将城池放到他的手里罢了。

    看看历代帮助秦国强盛的大才吧,谁能从秦国全身而退呢?

    先赏后夺,秦国特色!

    大殿之中的群臣虽然嘲笑韩王,但是对秦王政赏赐韩王食邑的事情却非常赞同。

    这不是韩王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贵族阶层的事情。

    秦王政对韩王的封赏,不仅仅安定了韩国的人心,秦国贵族同样开始憧憬未来。

    消息传到未亡的六国之中,不论诸王怎么想,起码很多贵族的心中开始活泛起来。

    韩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