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问题,但这依旧不能遮盖它的光辉,这是一个相当繁荣富庶的大帝国。

    杨坚在位二十四年,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社会相当稳定,无论是门阀士族,还是寒门庶族,皆心向大隋。

    人口稳步增长,国势日渐盛隆。

    改革了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正式成为国家制度,开启了科举制,虽然这个科举制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即便是以洛苏的挑剔眼光来看,隋朝这也是妥妥的起码百年王朝的美妙开局。

    杨坚得国虽然不正,但看在他功业相当突出的份上,灵活的洛苏可以略过那些些许缺点,让洛氏和隋朝深度合作。

    但杨广,不行。

    在任何人看来,杨广都相当的优秀,能文能武,有恢宏的大志,还有一副清晰的蓝图。

    洛苏和杨广聊了许多,他同样不觉得杨广无能。

    但在洛苏看来,杨广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自负了。

    他的确是有相当优秀的能力,但他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他以为大隋无所不能,于是他的一切优秀瞬间就变成了帝国的催命符。

    他继承了杨坚丰富的遗产,雄浑至极的国力,就如同汉孝文皇帝留给汉孝武皇帝的遗产后,汉孝武皇帝创造了不世的功业。

    他要成为超越杨坚的圣王,他要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圣王,完成所有人都不曾达成的功业,他相信隋朝的国力足以支撑他做这些事。

    大业元年刚刚即位,他就开始了强势的四方扩张道路。

    大隋天兵于突厥陈兵,曾经强大的突厥汗国在大隋天子的面前俯首。

    大隋勇士在西海建功,征服了西燕国,他将西燕国的土地化作郡县,中原王朝的触角再次延伸到西域。

    仅仅数年的时间,就连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以及东瀛都称臣进贡,遣使入朝,为杨广的大业蓝图添上最美的一笔。

    这当然得益于南方尤其是扬州、苏州等地以及岭南的发展,让帝国能够向东南亚投送影响力,当然,中原军队进军目前是不现实的。

    整个诸夏都在颂唱着天子广的至高,他现在几乎是天下的主人,从东瀛岛国,到葱岭之西,从瀚海大漠,到赤土岛国,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大隋的勇士们高唱着古老的战歌,昂首挺胸,从四方返回帝国,大隋总是胜利,大隋永远胜利,未曾失败,荣耀和奖赏,都归于大隋的勇士。

    杨广在宗庙中祭祀,他得意洋洋的和自己的父亲讲述着自己辉煌的功业。

    “我将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圣王!”

    ……

    “真是个愚蠢至极的君王,大隋将要在他手中灭亡了。”

    过西域,入凉州,洛苏三人所得到的关于杨广的消息越来越多,越听越感觉心惊胆寒。

    从大业元年开始,杨广同时开启了营建东都洛阳、开凿运河、修建驰道、修筑长城、各地大建行宫、修建皇陵等这一系列土木工程。

    同时在服徭役的人,有多少?

    超过两百万!

    当年秦始皇和汉戾帝都没用同时用这么多人来服徭役!

    当洛苏看到就连关中的村镇都有些疲敝的时候,他就知道隋朝已经在连番大兴土木以及盲目的对外扩张中,精疲力竭,耗尽精血,堪称民生凋敝。

    洛苏三人一路疾驰到杨广所营造的东都洛阳,这座城池已经和上次来时完全不同,一切的破败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极致的恢宏。

    整座城池的范围扩大了三倍以上,城墙的高度超越往昔,一部分洛水支流从城中穿过。

    城池的修建完全秉持着坐北朝南,东西对称的格局,道路极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