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所不能想象的。

    老祖降世可不是简简单单来辅佐新王朝成龙的,他老人家要做的事太多,所有事都要配合他老人家的计划,包括家族,还有我们,都要安排老祖宗的计划去做事,我们玄字辈这一代,那种过往的自由一去不复返了。

    旧洛氏的那一套被文公老祖抛弃了。

    夫君,努力吧,在新的秩序中,用勇敢和智慧来体现出价值。

    给五哥的回信,我来写,夫君你准备联络江南士人吧,那些有大志的人杰,不愿意投靠我洛氏,但总有只愿守一家一姓平安的人。”

    洛景成脑子里还是过往中原王朝的那一套,是旧洛氏运行了一千六百年的规则。

    “天下事在天子,在洛氏,天子新则天下新,洛氏新则天下新,改造洛氏,便是革新天下的第一步。”

    这是洛苏在凛冬城对所有洛氏嫡系说的话,所以这次出现的洛氏子,会如此不同。

    ……

    随着洛玄星进中原的诸洛氏子,已经分别离开了军中,其中有两人往关中而去,对于洛氏子来说,基本的判断都没有问题。

    未来能夺取天下的不是关中就是中原,洛玄夜在李唐,这对于他们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一件事。

    他们不像是洛景成和洛玄镜,家大业大,是江南大阀。

    他们孑然一身,自然要去最有前途的势力。

    河北窦建德也颇被看好,尤其是他治下的河北,以仁德治政,老祖宗对窦建德的评价也不低,这让几个洛氏子很动心。

    对于这些子嗣的选择,洛苏并不做干涉。

    游历天下这么多年,他只在窦建德和李世民身上见到了真正的王者相。

    那未来谁能让他襄助,就看狭路相逢,谁能得胜了。

    李世民再优秀,毕竟不是李唐的掌舵人,而且他经常冲锋陷阵,说不准最后就意外死在战场上,李唐和赵国之间,最后鹿死谁手,还真的说不定。

    ……

    当得胜归来的李世民到达长安城后,已经知晓浅水原之战结果的长安百姓站在直道的两侧,欢迎着凯旋的大军。

    “秦王!”

    “秦王!”

    大唐精锐的骑兵踢踏踢踏的跟在他身后,洛玄夜一身明亮甲胄跟在李世民身侧,左手依旧时时刻刻摸在腰间,只需要一个刹那,他就可以拔刀出鞘。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直接的反馈在自己身上的称赞。

    这一次不是大唐的胜利,而是大唐秦王李世民的胜利!

    他脸上满是振奋的颜色,他喜欢这种军事上得胜凯旋的感觉,手中的缰绳忍不住握紧,白蹄乌仿佛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放慢了脚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渊的欣喜,他简直毫不掩饰自己对李世民的喜欢,这样一位能冲锋陷阵的儿子,箭术高超的儿子,是李渊的骄傲。

    他拍着李世民的肩膀,向群臣大笑着回忆感慨着,“遥想当年,朕求娶太穆皇后时,用两支箭,射中屏风上的孔雀双眼。

    现在秦王的箭术,就是得到了朕的亲传啊!

    若是没有秦王,此战我大唐将会遭到何等惨重的损失?”

    之后的封赏以及刘文静等人的奖惩,都暂时按下不表,现在李渊只想抬举李世民,借着这件事,让李世民逐渐走上大唐军事统帅的道路。

    李渊自己是不愿意出去打仗的,他自认为自己乃是贵戚之后,怎么能够像以前那些君主出去打仗呢,尤其是刘邦一辈子打仗,那是他绝对要避免的。

    太子李建成是国本,打仗这种事太危险了,万一出现意外就不好。

    既能信任,又有能力,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