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重臣推荐说有人有才,他召入一问,果然有才,然后就授以官职。

    洛玄辰离开坐位,来到殿中间略一沉吟,朗声说道:“陛下,前汉、前隋都有分科选举士人的制度,汉朝有举孝廉、举秀才,有明经义、有做策论,臣以为可以修改一番,作为我朝的选才制度。”

    洛玄辰一说,众人就知道是什么了。

    在隋朝这属于相当不出彩的制度,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都知道,前隋的这项制度,和汉朝,以及南北朝以来的制度,并没有什么区别,需要高官推荐人选参加考试,一共产生的进士也就十几个。

    其实察举制的时候,推荐上来的官员就是要考核的,不是推荐就直接用的。

    “洛尚书,这察举制是不是还不如九品制,至少九品制的中正官,由朝廷任命。”

    “是啊,还请洛尚书说明白一些,这察举制,在方今而言,有些落后了。”

    察举制的举荐权力在君主之下的官员手中,九品制选拔官员的权力在朝廷手中,这是明显的进步。

    洛玄辰将众人的目光都收入眼底,说道:“方才陛下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臣自担任吏部尚书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国家取天下士人。

    臣研究了自古以来的所有制度,最后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洛玄辰的声音高起来,他的情绪带上了一丝激动,殿中众人都明显的感受到了,李世民燃起了极大的兴趣,他忍不住扶着扶手,向前倾着身体,好奇问道:“玄辰,什么问题?快说出来。”

    洛玄辰朗声道:“以前的所有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是由朝廷征召或者推荐,是朝廷由上而下的,从来都没有人允许天下人自告奋勇的来参加考核!

    如果。

    臣是说如果!

    现在天下有一百多个州,上千个县,如果朝廷在每一个县里都设置一个类似于祭酒之类的官吏。

    每隔一年,三年,五年,将县中的读书人以及有才能的人,都召集起来,由吏部筹备一些经义等考试,我们让他们自己来报名,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的遗漏。

    其中的佼佼者,再让他们参加所在州的考试。

    等到州的考试结束后,或者是参加道的考试,或者是直接来到长安参加吏部考核。

    最后从这些人中选拔人才做官,这难道不是胜过以前的选拔方式万分吗?”

    洛玄辰的话说完,殿中一片寂静。

    其实洛玄辰后面的话都很好理解,但关键就在于,让平民可以自己报名参加考试,这就直接跳过了必须举荐,不是说举荐不好,但是很多有才能的人,因为找不到举荐的渠道,而只能郁郁不得志。

    这是一种将会颠覆现在所有模式的制度!

    房玄龄反应过来,几乎立刻就拜伏说道:“陛下,洛尚书所言有理,但不宜直接推行啊!”

    众人都回过神来,从极度的震惊中,恢复了神智,李世民直接将前倾的身体直接砸回了坐位的软垫中,“玄龄,你说说为什么反对。”

    众人都将目光落在房玄龄身上,房玄龄却望着杜如晦等人,有些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李世民见状直接指着房玄龄道:“伱说,这关系着国朝大事,朕认为吏部尚书说的很有道理,你一向足智多谋,现在反对,一定有原因,你不说,你就停职回府中闭门思过去。”

    房玄龄叹息一声道:“洛尚书所说自然是颇有道理。

    但如果真的通行此法,所谓考核,无非就是儒道经义,律令算术,策论时政,这天下能读的起书,能了解到这些的,都是那些门阀豪贵之家。

    臣出身不算是平民,家父是前隋官吏,但供给臣读书已经颇为不易,如果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