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城中,有一座诸子百家的圣殿,供奉着那个辉煌时代的圣贤。

    无数珍贵的言语于是就在世间流传,滋润着汉人的精神世界。

    想必诸卿都是知道的。”

    李世民一提这个,殿中的气氛顿时肉眼可见的热烈起来,就连魏征就直接问道:“陛下,您是要重建诸子圣殿吗?”

    诸子圣殿,即便这個时代的所有人都不曾见过,但仅仅从史料的只言片语中,就能够让人感受到那种恢宏和壮观。

    天下的文人,无论是学儒,还是学道,亦或是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所尊崇的圣人,都在诸子圣殿中。

    魏征这一问,让众人都颇为振奋,但转而就暗淡下去,哪里能重建呢?

    诸子圣殿中最珍贵的东西,除了那些文字,还有雕像,传说中,那些雕像,完整的记录了圣人们的真实模样。

    现在就算是重建诸子圣殿,又从哪里去雕刻那些圣贤的音容笑容呢?

    “朕复原不了那座曾经的诸子圣殿。”

    李世民说着,叹息道:“那或许是诸子圣殿的命运吧,昭城毁灭在那场千年难遇的天降大雨中。

    草萧疏、水萦纡,断壁残垣中,已经不能见曾经的辉煌和明耀。

    但诸子圣殿的精神永远流传。

    朕在想,诸子的思想源泉从何而来,便是圣王。

    那圣王的精神也要永远流传才是。

    朕以眇眇之身,蒙素王上皇恩典,得诸夏万民之心,以有今日。

    为了昭示子孙,警示子孙。

    为了使天下万民,能向正道,能知正道,于是决定要立下一座帝王庙。

    在帝王庙,供奉那些有大功大德的圣王。

    朕要立起高高的石碑,用石头来建造这座庙宇,然后用黄金、美玉、白银、珍贵、玛瑙、水晶来装饰它。

    这世间一切和美好所相关联的物件,朕都要列在其中,非壮丽无以重威,这圣王之威,便在其中了。”

    李世民意气风发的说道,这件事同样是他想了许久的,从洛苏第一次和他提起,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现在是完成这件事的时候了。

    他建立这座帝王庙,不仅仅是要祭祀古之圣王,日后他自己也要进去。

    他有这个自信!

    “圣王居于主殿,其余帝王分列偏殿,圣王各列功绩,其余帝王往后而列,明正统之序即可。”

    李世民话中的意思很简单,这帝王庙,要列举大多数能代表统序的帝王,也就是一脉相承,或者在中途分支,但是最后又合并在一处的帝王。

    其中最重要的是圣王,这些圣王都要在之后单独设置殿堂。

    其余没有入选圣王的君王,就在一起被列在其余的殿堂中。

    那这就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了,“陛下,这圣王之殿,几何呢?”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说道:“黄帝殿、尧帝殿、舜帝殿、禹王殿、商汤殿、周康王殿、周召王殿、汉文帝殿、汉武帝殿、汉宣帝殿。

    这十位圣王,为朕所选出的十位圣王,诸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所选出来的这是个帝王,首先黄帝和尧舜禹汤肯定是要占据五个位置的,因为这五个是素王亲自写下的圣王。

    李世民就算是再叛逆,他也不可能把素王亲自认可的圣王踢出去,而且这五个人,恰恰就是诸夏的统序,从上古的神话时代,一直到周朝。

    这五个人缺少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

    那之后的五个人,就非常值得商榷了。

    在商朝之后,有周朝、有秦朝,有楚国项羽,有汉朝,有隋朝,成为圣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