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和平交接。

    希望不要引起误会。

    沟通完毕之后,礼部郎中陈坤才离开了山海关,回禀了朝廷。

    吴年得到了消息之后,便率领四个万户浩浩荡荡南下。朝廷内阁全力运转,幽燕、辽东地区的粮食、物资通过水泥路、水运的方式,大批大批的到达了木山龙。

    可不能小看这几十万百姓。

    养活他们。

    等于是吴年发动一次对外战争,需要付出的庞大战备物资。

    吴年北伐蒙元,所动用的战兵、民壮加起来,可也未必有流民多。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

    汉国的人口少,楚国的人口多。

    只可惜楚国的行政效率,以及君臣意志,都没办法把楚国的力量使到一处,否则斯拉夫虽强,也不能欺辱楚国到这种地步。

    就以现在汉国的实力,吴年也只能龟缩在东北,做个汉王终老。

    也因为楚国的行政效率。

    还有楚国朝廷,最后的抵抗。

    比如说。

    如果在春耕之前,把这几十万百姓交付给吴年。这些百姓,就可以在三汉开垦土地,秋天就有收成了。

    楚国就不。

    磨磨蹭蹭,慢慢吞吞。

    当百姓浩浩荡荡的出山海关的时候,已经是二三月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这日早上。

    虽然这个季节,南方已经转暖。但是北方还是寒冷,尤其辽东更冷。

    大批大批的百姓,在楚国官员的组织下,拖家带口,出了山海关,前往十里开外的木山龙。

    熊无我全程没有露面,躲在将军府后宅内,来个眼不见为净。

    汉军一方,不说是欢天喜地。

    至少也是干劲十足。

    吴年以汉王之尊,率领左右文武,及大内侍卫千户,出大营一里,迎接百姓。

    吴年身着春衣,披着大氅,站在红罗伞下翘首以盼,时不时与身边近臣,说上几句,心情很好,笑容满面。

    “哒哒哒。”

    前方传来了马蹄声。

    吴年抬头看去,便见数十人簇拥着一辆精致的马车,缓缓而来。队伍被大内侍卫拦下了,丁成远走下了马车,走上前来,拜见吴年。

    吴年很是客气的扶起了丁成远,说道:“丁公。和合二国,丁公真是厥功至伟。”

    “汉王言重了。”丁成远摇了摇头,内心满是苦笑。这件事情在朝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遭到了许多人激烈的反对。

    而事情虽然做成了,但是丁成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只希望吴年能信守承诺,世代友好。

    随即,丁成远交给了吴年一本册子,粗略的写着这批陕西流民的籍贯,人数。

    也就是某某县,有几口人。其中男丁多少,女眷多少,小孩多少等等。

    总数是五十六万六千余成人。

    真的很多。

    楚国管不过来。

    丁成远又说道:“汉王。我朝对这件事情很重视,已经竭尽全力照顾。但是路上或因为寒冷,或因为虚弱,而死了许多人。”

    “这册子上是出发时候的人数。”

    吴年轻轻摇了摇头,内心叹息。

    “以楚国官员的尿性,什么竭尽全力照顾,肯定是路上冻死、饿死了许多人。”

    “不过来到大汉就好了。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