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的人上一次能否定吴年。

    这一次大概也能。

    “哎。”吴景把茶盏内的茶吃完,长叹了一声。站起来走向了楼梯。

    “吴兄。你去哪儿?”李云猝不及防,连忙站起来问道。

    “我回家了。你自己玩吧。”吴景头也不回的说道。

    “真是操心的人啊。”李云看着吴景的背影,感慨了一声。

    他这个朋友年轻有为,有野心,有抱负,还有德操。要是明君在位,吏治清明的时候,怎么也能做到尚书官职。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却是难了。

    “真是好一幅清明上河图,只是不知道这太平世道还能持续多久?”李云站了起来,来到了围栏前俯瞰街道,心中暗道。

    吴景很快就回到了家。

    急匆匆的进入书房后,他立刻坐下,让书房女婢过来磨墨。等墨汁化开,便提起笔来沾了沾墨,铺开折子,开始奋笔疾书。

    他把自己的立场落实到了实处,上书力挺吴年。

    给吴年争取【辅汉将军】的官职,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辽东。

    “虽然不能做主,但我也要尽绵薄之力。”吴景写好折子之后,先吹干了墨汁,然后检查了一下错别字,小心打开了旁边的一个木头匣子放好。

    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吴景呼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之后他便安心在家休养,等第二天一大早。便抱着匣子,坐上了轿子,前往礼部衙门。

    来到衙门之后,他就把折子递了上去。然后才来到了自己的办公房内坐下,然后就是喝茶、看书。

    礼部实在是清闲。

    直到下午。有一名小吏从外走了进来,对吴景弯腰行礼道:“吴大人。尚书大人请你过去。”

    吴景没有当一回事。尚书召见衙门内的官员,这很正常。他对在场的同僚说了几句话,整理了一下衣衫仪容,走出了办公房,到达了尚书办公房。

    进入房中之后,吴景就见到了礼部尚书赵元功。

    “大人。您找我?”吴景弯腰行礼道。

    赵元功今年六十二岁,白发苍苍,身形瘦弱,但是精神头还好。

    “坐。”赵元功先笑着让吴景坐下,然后才说道:“吴大人。关于吴年的事情,朝廷已经有了定论。”

    吴景顿时心中一紧,抬头关切问道:“什么定论?是封了【辅汉将军】的官职吗?”

    这个真的是太重要了。

    这自称与朝廷册封的官职,那可是截然不同。

    朝廷册封的官职,是真的能号令辽东的。

    那些心向楚国的读书人、官吏、百姓都得认。吴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容易、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