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一段时间回去自己的府邸,老婆热炕头。

    只有她基本上待在军营内,不是训练兵马,就是练习武艺。

    她在燃烧。

    为了父仇,为了国仇家恨。

    卫襦一听这话,一双眸子顿时精芒闪烁。要出兵了啊。

    她深呼吸了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躁动,大声应是。

    “是。”

    之后,众武官簇拥着吴年进入了军营。卫襦连续下令,让武官去擂鼓点兵,而她与吴年一起,站在了点兵台上。

    “吴”、“炎汉”、“卫”字旌旗被插在台子上,随风飞舞。

    吴年、卫襦站在北方,朝向南方。

    “哒哒哒。”

    “咚咚咚。”

    随着牛皮大鼓的声音响起,战兵们很快就列队整齐,进入了校场。五个千户的战兵,足有六千余人,列阵的时候,真是很壮观。

    吴年的眸光从左向右,从一名名的战兵身上掠过,满意的点了点头。

    龙且、铁牛、章进的兵马,都是以老兵为主。

    而卫襦的兵马,除了她原来核心的班子之外,几乎全是新兵。是最能衡量,新兵战斗力的存在。

    从兵丁的身材、站姿、精神面貌来看,这一批新兵,非常非常的强悍。

    卫襦是将门中的极品,卫家出身,带兵出众,又有卫家族人帮助。

    而辅汉将军府供给兵丁的肉蛋米充足。

    新兵练的如钢似铁。又有重甲重斧兵,与蒙元战兵相比,其实是旗鼓相当。

    吴年的眸光最终落在了中间队伍中,一个千户的重甲重斧兵,在阳光之下,发着光芒。

    “操练起来。”吴年大声下令道。

    “是。”千户们大声应是,下令各部兵马操练了起来。操练的不太整齐。

    有长矛兵、刀斧手、拿刀的弓箭手、重甲重斧兵,招式、武器都不一样,显得杂乱。

    但是气势拔地而起,直冲斗牛而去。

    而且抛开兵种不一样带来的杂乱之外,这一支精兵的使用武器的能力,都是极强。

    哪怕是弓箭手,挥舞钢刀的样子,也是极有力量感。

    吴年看的喜上眉梢,等操练完毕之后。吴年转头对卫襦说道:“卫小姐。你的战兵,不虚蒙元人。就算是在平地上,也可以与他们悍战一番。”

    卫襦也是高兴,眉眼弯弯,身上多了点姑娘味,少了校尉味。

    “将军,我们要出兵了吗?”卫襦深呼吸了一口气,摆正了态度,神色严肃道。

    “粮食收上来再出兵。而在此之前,我们得商量一下。到底是向北进攻应庆府,还是向南占据出海口,或是向东进攻广阳府。”

    “但是。不管路途上充满了荆棘,还是险恶。都是我们的路,选一条。大踏步向前吧。”

    吴年的胸中豪情万丈,大声说道。

    “是。”卫襦大声应是,士气高昂。

    很快。吴年便带着卫襦离开了军营,并且召见了辅汉将军府的所有文武大臣,汇聚在了府中堂屋。

    开设军事会议。

    商量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