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朕从元年起就命人从各地寻来种子,在皇庄中选育了整整三年才有所小得,产量比寻常种子高了三成。”

    换成明朝大部分皇帝,尤其是中后期的皇帝,肯定会觉得李贽的话有道理。但洪涛不一样,他虽然也没亲手种过大田,却曾经仔细研究过,分得清品种不同与精耕细作的区别。

    “陛下的意思……”即便如此李贽依旧不觉得玉米和番薯有何大用,产量高两三成又如何呢?总不能逼着农户不种水稻和小麦,全改种这两种不能天天当饭吃的玩意吧。

    “本朝的很多州府山地多、水源少,无法种植粮食。番麦和番芋更适于种在贫瘠、干旱的土地里,若是再加上特殊肥料,产量还能再高三到五成。

    虽然此物味道欠佳,却可以喂饱肚子。现在太仓空虚,又有外患,朕无法减免税赋。然百姓是要活命的,穿得破一些还能过,若是连饭都吃不上,怕是又要有太祖高皇帝出现了。

    朕打算让李师辞去内阁大学士总督两广,鼓励当地农户开垦山坡地,大力推广种植番麦和番芋,看看效果,再在各地推广,不知意下如何?”

    啥意思?话说到这里就该图穷匕见了。洪涛没别的意思,只想让李贽舍弃内阁大学士的殊荣,心甘情愿的去当几年封疆大吏,代替自己推广玉米和红薯的种植。

    为啥非要是李贽呢?因为手底下没人可用。徐光启、李之藻、赵士祯、王徵等人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干,总不能让太监去劝农桑吧,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那是户部的工作。

    只有李贽适合这个职位,首先他的品阶和声望足够高,从大学士到总督不仅不算高升还有点贬黜的味道,任命的时候在朝廷里也不会遭遇太大阻力。

    其次他是泉州人,对岭南一带的气候、人文比较熟悉,还有一定的家族人脉。如果让个北方官员去干这件事,难度凭空又增加了好几倍。

    最后就是品格了,李贽对官场并不眷恋,反倒是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比较看重。只有这种人才能忍辱负重、心甘情愿的去挑重担还不求回报,更充满了为达成理想奋不顾身的勇气。

    想推行一种新的事物,必然会遇到极大阻力,没有这股子狠劲儿很难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更何况还有替皇帝背黑锅最终身败名裂的风险。

    “陛下,臣斗胆问一句,此物真能让百姓吃饱肚子?”胆量李贽从来不缺,狠劲儿也足够,同时也不傻,光靠几句听上去挺美妙的话还不足以使其盲从。

    “来,把朕的黄金粥和黄金饼端上来给大学士尝尝!”

    不信?这就对了,谁突然听说上千年都无法解决的温饱问题靠两种植物就有希望产生大的改变都必须质疑,这才是负责任的官员。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呢?好办,不看广告看疗效!

    “但吃无妨,要不是李师恰好前来,朕只能便宜他们了。”王承恩端上来的是一碗黄乎乎的粥和两块琥珀色的饼子。

    看到李贽有些犹豫不决,洪涛不由得苦笑。堂堂皇帝连吃什么、喝什么都不能自己做主,这日子过得也太憋屈了!

    “味道如何,可能果腹?”盯着李贽喝光一碗粥又吃了一块饼子,洪涛满怀希望的站了起来,笑得很像狼外婆。

    “这是番麦和番芋所制?”到这时候了,李贽如果还猜不出来刚刚吃喝了什么,大学士就真是白当了。可他还是不敢全信,万一御厨往里面加了其它食材,百姓们可没条件如此破费。

    “君无戏言,除了番麦和番芋别无一物。”玉米面粥、红薯干,确实没加任何东西,这也是洪涛想出来最适合的烹饪方式。

    玉米磨成面可以煮粥、蒸饼、做窝头,要是再与白面混合起来还能做更多食物,比如面条。到了20世纪初期仍旧可以当做主食,没理由明代百姓不能拿来果腹。

    红薯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