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模一样的,可以达到互相完全替代的程度。

    相对于某件物品,高超的匠人有可能靠经验和手艺做得比车床更出色,但数量一多,人就无能为力了,皇帝把这种生产模式叫做工业时代。

    他说将来的工厂大得像一座城,工人数以万计,厂房鳞次栉比、机床五花八门,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武器,产量是人工的上百倍,成本则会减少数十倍。

    刚听到这种说法时自己还不太相信,除非是神仙使用法术否则怎么可能又便宜又快。自古以来都是慢工才能出细活,这是真理!

    可是怀揣着皇帝的图纸来到这块荒地,之前的认知就在一天天被颠覆。原来打铁可以这么容易!加工可以这么方便!

    有了机器的协助,同样生产一把钢刀速度快了几十倍,用工少了好几倍,成本自然也随之降低。生产数量越多,差距就越大。

    “恩师,袁都督的船来了!”就在徐光启盯着锻锤像看儿女般欣赏时,身后传来了低声呼喊。

    “良甫,吾说过多少次了,本官不是你老师,勿要再以此相称。”美景被打破让徐光启有些许烦躁,皱着眉转头纠正身后官员的口误。

    “学生在此半年眼界大开,所学比前三十年还多,若不是恩师教诲怎能如此?”站在徐光启身后手里举着望远镜的官员,就是去年殿试的探花郎、现任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王徵。

    虽然会试、殿试都是凭本事考上去的,但他始终认为遇到徐光启才是人生的转折点。因为在这里接触到了前面三十多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特书籍与事物,看过之后使人茅塞顿开,这样还不算恩师如何才算?

    “不是说过了,那些书和图纸都另有其人,本官只是代授!”

    碰上这么个死心眼徐光启也很头疼,两人只相差几岁,还都是工部主事,确实没正经讲课授业,怎么有资格当别人师傅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