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说才能表达清楚。

    “你曾在辽东任监枪,又入朝鲜与倭人做战,教导营比之辽东卫所兵将如何?”见到张然吞吞吐吐的样子,洪涛也意识到自己问得不是很明确,又补上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

    “若是野战,十人以下倍之,百人以下三倍之。如若守城,有万岁爷的神弩相助可御十倍之敌!”这下张然就好回答了,想都不想,牛皮吹得山响。

    “……再由腾骧四卫、勇士营、南海子孤儿中挑选一批补充进去,凑足2000人。以老带新,每500人为一营,轮流赴剿匪提督衙门听从袁提督安排。”是不是夸大其词呢?洪涛认为不全是。

    张然上过战场,有实战经验,就算吹牛也不会吹得太离谱。但他可能只会统兵不会练兵,所以忽略了一个细节,强兵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必须得经过实战检验才知道准确实力。

    可是身处京师,又不属于兵部体系,教导营根本没机会经历实战。怎么办呢?好解决,答案就在袁可立的水师战舰和即将放弃的辽东土地上。

    有了战舰可以很方便的把教导营送到辽东任何一处海边,而被放弃的辽东各地军镇也很快就会被女真军队占据。这不就是送上门的实战机会,管它守将是谁,只要距离海边不太远就是教导营攻击的目标。

    打得过就杀光烧光,打不过掉头就跑。只要能退到海边上了海船,过几天还会出现在沿海某处,接着攻击附近的城镇。不用多,每个月来上一两次实战,以战代练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把2000人分成4波,差不多两三个月轮换一批,短短一年时间就能成为具备实战经验的老兵,为此付出几百人的伤亡也是很赚的。

    而这些老兵不是普通兵,大部分会成为将来新军里的中低层指挥官。把他们锻炼好了,待到时机成熟,半年时间即可扩充到几万人,只需进行短期集训就能具备说得过去的战斗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