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护?通俗点说就是以后只要从广州港进口、出口的货物,除了大明商人之外,只能也必须由佛郎机商人做。如果有来自其它国家的商人想插手,而佛郎机商人又搞不定,大明朝廷有责任和义务出面阻止。

    要是对方不讲理、不愿意接受呢?最终结果只有两个,要不出兵把人打跑,或者把皇家信誉扔一边撕毁与佛郎机人签订的契约。以李贽对皇帝的了解,出兵的可能性比较大,看看剿匪衙门的战舰和火炮,基本就可以确定了。

    从某种角度理解,皇帝是勾结外邦、出卖国家利益才换来的粮食,再用粮食当武器打击政敌。这种做法已经不能用好和坏来区分了,必须跳过个人品行从国家高度上衡量,才有可能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

    而翻过头来看看皇帝登基之后的做为,就更不能简单的用好坏来评价。几年前就开始暗中联络佛郎机人,再以剿匪为借口建造海船,显然都是障眼法,最终目的就是坑人。

    还装得那么像,瞒过了满朝文武,很多人甚至掉到坑里之后也没想明白发生了什么。如果这种满嘴瞎话、满身演技、满脑子害人招数的人也能称作高尚,那这个世界上好像就没坏人了。

    这次突然放弃辽东,暗中训练腾骧四卫,偷偷经营神仙岛,好像也不是被逼无奈,更像是再一次挖坑。准备坑谁呢?文官集团有可能,他们逼着皇帝放弃了很多皇家工厂的利益,能笑几天很难讲。

    武将勋贵们也有可能,这次皇帝亲临海河机械厂就是要当面教授大匠们几样新物件,并特意叮嘱不光得造出来,还要把流程记录清楚,将来传授给前来培训的工匠时,核心步骤先藏着。

    文官集团、勋贵集团,再加上辽东女真,这个大坑真够深的,一下子把阻碍皇权的前三位劲敌都装进去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装下。

    这事儿如果放在别人身上,袁可立肯定不信,但对这位善于创造奇迹且成功过不止一次的皇帝,必须报以十二万分的信心,且行且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