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怪只怪袁都督麾下将领杀气过重,每战皆不留情面,抓到的俘虏一个也不释放,但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些人家中不见了亲人踪影又无处可寻,时间久了肯定心中记恨,又不敢明着辱骂,才有了黑帆船之名。”

    说起这个名字的由来,朱雀也不知道该如何定性。褒奖吧,大部分当地人,尤其是商人,肯定会拍着巴掌叫好。贬损吧,确实也有一部分本地人心怀不满,总惦记着有朝一日黑帆船全沉在大海里。

    “……那些俘虏大概率没有死,要是命大的话说不定过些年就能自己回来。”听到这里袁应泰不再追问,而是淡淡叹了口气,好像知道俘虏的下落。

    不对,不应该是好像,而是确实。皇帝来之前曾经交代过,如果工厂里人手不够用,而当地人又不积极参与,别发愁,告诉驻守在当地的海军,他们自有办法为工厂提供劳动力。

    刚开始自己还在纳闷海军从哪儿去弄人,试着问了一句,皇帝还真痛快,半个字也没隐瞒,直接给出了答案,两个字,俘虏。

    合算袁可立自打提督剿匪衙门开始就没闲着,始终在给各地皇庄提供战俘充当劳动力,来源就是抓捕的海盗。啥从广州到福建沿海的海盗都望风而逃了,至少有六七成全都被抓走了。

    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皇帝的回答是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以目前的局面计较,明显是适合的。既保护了沿海百姓的安全,又消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潜在隐患。

    至于说海盗的命是不是命,皇帝说这就是代价。敢下海劫掠就等于把命豁出去了,连命都不打算要,让海军帮忙处理了天经地义。别说残忍不残忍,不符天道啥的,海盗劫财害命的时候可曾考虑过受害者的感觉?

    留着一条命去工厂里苦役,非但不是残忍还是任意。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法外开恩给其一条生路,若知悔改就该老老实实干活洗刷罪孽。不幸死了的,全是不知悔改罪大恶极,不是海军杀了他们,而是被老天爷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