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漳潮两地之民凡违禁入海者多在吕宋置地安家,虽是大明之民却不从大明号令。此间在海外受辱,也和因果。佛郎机人不通教化,野蛮成性,朝廷若是为了此事与之交恶,恐让广东、福建沿海难以平静,还望三思。”

    有些大臣,比如叶向高、方从哲、李戴、赵世卿,见到两人如此嘴脸心中已然有了计较,马上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不再随意表态。

    他们已经被皇帝折腾怕了,明显又是一主一仆合起伙来演双簧,有问有答的引人入套。在没搞清楚皇帝的真实想法之前,多说一个字都是很危险的。

    但也有人不熟悉皇帝的套路,或者说挨打挨得少,没有从苦痛中及时总结出经验教训。比如这位左都御史许弘纲,闻听王安要把马尼拉港的事情往新政上扯,马上出言阻止。

    现在新政就是皇帝的逆鳞,谁反对谁就比谋反还遭恨。一旦皇帝被激怒,冒然与佛郎机人发生摩擦,会让南边沿海地区再次陷入战乱,说不定比当年的倭寇还麻烦。

    “许爱卿,朕有几事不明可愿赐教?”没错,洪涛就是和王安提前商量好了,要在御前会议上一唱一和的达到某种目的。

    虽然说此时的文官集团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期,皇权则蒸蒸日上愈发强大,不用征求六部九卿的意见,只靠内阁配合依旧能在很多国策上独断专行。但洪涛并不想图这种省事儿,该走的流程必须要走,还得走得漂亮。

    想达到这个目的,光靠皇帝一个人自说自话肯定不完美,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冲锋陷阵,在一些比较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上抛砖引玉。这不,又引出一个来,是不是玉不清楚,反正论调是够反动的。

    “臣惶恐!陛下请讲,臣知无不答。”许弘刚看到皇帝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心里可能已经有点后悔了,可面子上还不能太怂,好歹也是左都御史,必须不畏强权直谏利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