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一种复合甲。它的内衬是若干层棉布和麻布,外面缝上密密麻麻的鱼鳞状铁片或钢片。整体分成几大块,比如肩膀和上臂、胸腹后背、小臂、腰臀等等,想长想短马上步下可以随时调整。

    陆战卫的作战方式并不以近身冷兵器肉搏为主,甚至没有装备近战武器,急眼了只能轮着行军锹拼命。所以对盔甲的需求不是很高,能防御住弓弩吊射即可。鱼鳞甲配钢制飞碟帽,差不多够用了。

    “但朕在你们两家的奏报里都未见过四脚钉的字样,是无效还是没使用?”徐光启和王徵的奏报上个月就送进来了,但和李如樟的奏报一样,都缺一种武器的使用报告,四脚钉,或者叫铁蒺藜。

    在如何对付骑兵方面洪涛不敢说是专家,也得算很有心得。当年的西夏和辽国都以骑兵著称,也都在自己手下吃过大亏。除了武器有代差之外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铁蒺藜。

    别看这种武器很早就出现了,各国也都有使用,但效果远不如自己改造的明显。差距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就是成本。像铁蒺藜这种类似地雷的被动型防御武器,靠的主要不是威力,而是数量。

    永定河炼铁厂很早就弄出了专门铸造铁蒺藜的模具,直接用钢水浇筑,生产速度很快,成本极低,质量比此时的同类产品强多了。毕竟是钢的,重量更轻、更锋利,无论人和马只要踩上必须受伤。

    虽然洪涛无法亲自上阵指挥作战,却喜欢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前线将士设计作战武器,其中铁蒺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很希望听到它的战果。

    “……那些蒙古牧民一触即溃,臣还未来得及使出绝招他们就下马投降了。”一听到四脚钉的名字,李如樟脸上的笑容就有点凝固。

    堂堂大明皇帝,仁慈圣明的化身,怎么干点啥都透着一股子猥琐呢。虽说在战场上以胜利为最高追求,可是能正大光明的获胜,何必非要在私底下搞那些见不得光的小伎俩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