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会这门技术的,远的不说,京城中轴线的落差测量就非常精密。但洪涛一个不认识,认识了也不想用。他们的利益羁绊太多,没有熊三拔这样的孤魂野鬼好摆布。

    至于说人生地不熟的怎么主导一个大工程,太容易了。挂上御马监的名头,派两个锦衣卫百户跟着,地方官面上的问题基本就可以解决了。剩下摆不上台面的事情由海户司的海户负责,熊三拔只需干好工程本身即可。

    “……把梯子铺设在地面上是什么道理?”搞理工的人性格上也不全是缺点,在具体问题上他们很不好忽悠,更多的关注点都是事情本身上,总喜欢把具体内容搞清楚再做决定。

    熊三拔虽然是位传教士,但更喜欢钻研天文学,对于皇帝的一顿忽悠没太上心,反倒是把图纸和工程说明书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然后问题就来了。

    按照图纸和说明书的描述,这条路要从京城的东便门起,一直向东到通州码头止,几乎是笔直的走向,全长40里左右。

    听上去应该不难,沿途全是平原,有数的三四条河流上也有现成的桥梁。路基只有十步宽,工程量很一般,如果工期不是太紧应该算个小工程。

    但是这条路的工艺要求有点特别,它不是土路也不是砖石路,而是用碎石子厚厚铺上一层,在上面架设横木,再在横木上架设两根平行的木条,相距一步,形状很像特别长的梯子。

    “你坐过四轮马车吗?”对于这个问题皇帝照例没给出正面回答,而是习惯性的反问。

    “臣曾经独自驾驶马车去过天津卫的运河码头,不得不说陛下发明的四轮马车确实要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车辆都舒适快捷,即便是崎岖的土路也能让乘坐者感觉不到太大颠簸。”

    虽然熊三拔不清楚皇帝为何这么问,也只能照实回答。南海子教堂里就有几辆四轮马车,其中两辆是专门赏赐给利玛窦的,现在则归自己使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