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所有束缚,早晚会露出本性。数数明朝的十几位皇帝,包括朱允炆和朱棣在内,多多少少都有些变态。

    老天爷有时候也管点用,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朱病死了,享年39岁。连同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没一个能活过40岁,全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时最高兴的应该就是燕王朱棣了,他从老四成了老大!

    第二任晋王是朱的嫡长子朱济熺,刚继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对于四叔的这种大逆不道行径,朱济熺心里十分抵触。

    常言说的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朱济熺的不满很快就传到了永乐皇帝耳中,谁告发的呢?居然是朱济熺的三弟,平阳王朱济熿。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有亲手把岳父送上断头台的父亲,弟弟告发哥哥的行为就顺理成章了,知道这叫什么吗?”

    听到这里洪涛实在忍不住了,这一家子都是什么玩意啊,比逼死亲儿子的代王还不如。如果不是为了维持帝国的稳定,真想随口找个理由废了晋王,全扔到工厂里用汗水清洗罪孽。

    “……”可是这种话皇帝能说,做为臣子的朱国祚和太监王承恩就不敢掺合了,赶紧低下头假装没听见。

    “这叫家传……接着讲吧!”洪涛本想借题发挥痛快痛快嘴,可是看到听众们一点兴趣没有,只能把话语权再交给朱国祚。

    “成祖文皇帝敕谕:尔谋为不轨,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论尔之罪,有不容诛重。念恭王手足之义,特全尔生,令守恭园。其闭门念咎,杜绝外交,改过迁善,以保令终慎之哉。”

    朱国祚估计已经后悔了,不该进宫给皇帝讲这些,太敏感、太危险,就算字字斟酌也备不住一句话说错了,哪天就会成为罪责。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皇帝让讲还不能不讲。他倒是有办法,不叙述了,直接念圣旨,一字不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