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贪墨,用作恶多端来形容也不为过。此时他到底是谁的人已经不重要了,哪怕是东宫皇太后的亲信也得铁面无私,否则等不到自己攒足力量,这个国家就得被挖成空架子,一碰就倒。

    那马堂到底干了什么坏事,把准备先当缩头乌龟的洪涛气成了这样呢?四个字,无法无天!再加四个字,人神共愤!

    万历皇帝当政期间发生过不少战事,最有名的就是三大征。先不说胜负,这些战事极大消耗了国库和内帑,为了弥补空虚皇帝想出个办法,派遣太监去各地收税,比如矿监,再比如税使。

    马堂就是天津的税监,同时兼任大运河临清段的税使,权力很大,凡是牵扯到税收的问题可以不和当地官员商量自行处置。

    明代的大运河有点像后世的高速公路,谁使用谁缴费,沿途设立了十多个收费站叫做钞关。想借助大运河运送货物,沿途就要挨个钞关交税。

    山东临清是八大钞关之首,不是它的位置重要,而是每年的税收排名第一。钞关最开始只收宝钞为过路费,后来就是临清钞关发明了用货物抵扣的先例,钱不够拿货物抵,在创收方面真是一把好手。

    马堂兼任临清钞关税使之后觉得这样收钱还是太慢,干脆在当地组织了一批流氓混混当手下,对过往客商严加盘查,发明了一大堆收税的理由。谁不交就明抢,还私设公堂,搞得怨声载道。

    按说这么干不光严重影响了商户的正常经营,还会得罪当地官员。很多商户背后就是官员坐镇,马堂抢了他们的钱岂能轻易罢休。

    确实有官员向朝廷弹劾,但数量不多,原因只有一个,马堂的行为不光影响不到大多数官员的家族产业,还利于减少竞争者。

    在明代中后期,很多从事长途贩运的商户背后都有官员背景。他们也用大运河运输货物,但不是用民船,而是漕船。

    漕船属于中央政府管辖,不需要缴纳税款,船上夹带的货物自然也不用交税了。马堂还没疯狂到扣留漕船的程度,所以对官员的影响很小。

    没好处的事儿谁会平白无故得罪人,还是得罪皇帝的近臣。保不齐当地官员也能从中分一杯羹呢,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好大家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