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你叫什么名字?”余风手里把玩着一种长约六尺的火铳,笑吟吟的对着跪在下面的一人问道。

    “回大人的话,小人叫毕懋康!”下面那人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答道。

    余风是听到刘生敏的禀报,特意前来这薛家岛巡查的。火器营虽然不过是百户编制,但是,余风月月大把的银钱丢下去,除了一些普通的兵器维护和制作一些普通的火铳鸟枪以外,一直都拿不出什么成绩来,这让刘生敏心下有些惶惶。

    而且,已经有不少流言,说大人之所以将他们好生供养,是看中他们手上的把式,但是刘生敏作为大人的家人,不思进取,混时度日,徒耗大人钱粮之类的话语,也让刘生敏如坐针毡,一个劲的想要鼓捣出一些能让大人满意的东西来将这些流言蜚语打压下去。

    余风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所能给出的建议并不多,无非是叫他们用心琢磨,改进火器,最好是能有创新,当然,以现在火器营的底子,能够造出大炮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对于这些匠人,铸造大炮实在是一件太难的事情,耗费了不少材料心血,除了鼓捣出几门虎蹲炮之类的东西,就再也没有什么建树了,就连灵山私港那作为防守用的西洋佛朗机炮,也是仿制不出来,伤了几个人以后,匠人们也就死了这份心思。

    余风从天津挖来的人才中,能熟知整个铸炮工艺的大匠,是一个都没有,能够参与过铸炮的匠人,在火器营都算是大拿了,但是,这等格物之事,想窥一斑而知全豹,也太不现实了,这等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揣测,造炮,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难了一些。

    好在这大明的匠人,世代相传的技艺中,除了造炮这等“高科技”的活计以外,也是有着不少其他的拿手本事的,眼看火器营受到其他同僚的冷落小觑,火器营的匠人们,一个个都是憋足了气,琢磨着非得好好弄出点名堂在大人面前,好生的露一把脸,以证明大人在他们身上的银钱并没有白花。

    所以,没有余风多加催促督导,在完成每月规定的火铳制作和兵器制作任务后,匠人们一个个都集思广益,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点,很多家传技艺和从不轻易制作的火器,也一个个被制作出来,而这一次,就是刘生敏特意请余风来这薛家岛的目的,火器营要给大人献宝来了。

    余风听的这样的报告,自然是满心欢喜,一直以来,这火器营就是他最关心的地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后世伟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可是经过百般验证了的,掌握了先进的武器,无疑就是掌握了战争的胜利,人的因素固然重要,的那是在人的因素没有差别的时候,先进武器,就是这战争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了。所以,他毫不犹疑丢下手中的事情,立刻就赶到薛家岛来了。

    而第一件呈上来的东西,就让他大为满意,不,不能仅仅说是满意,甚至可以说是大为震惊大为欣慰了。

    这是一只火铳,和现在余风军中装备的火铳不同的是,这只火铳,没有火绳,而在原来夹住火绳的龙头处,多了两块燧石。扣动扳机的时候,龙头下压,与火石摩擦发火,点燃药池里的火药,火铳就发射了。单单从这一点看来,这只火铳,就已经克服了火绳点火,受到天气影响的巨大不足之处,将发射的时机掌握在射手的手中,已经是有了现代步枪的雏形了。

    当然,这只火铳还是比较简陋的,而且,这毕懋康的设计中,这火铳,居然还是可以发射箭只的,简直就是和现代枪榴弹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当然,余风看来,这未免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拿着火铳发射箭只,说明这毕懋康还是停留在将火器作为辅助武器的思路上,他的世代局限性,让他意识不到,这火器部队,其实作为一个单独使用的军种,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不过,这都是末节了,光是燧石发火,这一伟大的创新,就已经让余风受益菲浅了,可以说,装备了这样的发火装置的部队,面对同样的装备了火枪的部队的时候,胜利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