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铁了心想花,就算他们不同意官家也能想出别的办法。

    道君皇帝放下酒杯看向群臣,接着目光转到左下方三名皇子身上。

    一个是嫡长子,封为太子,但半点都不像他,没甚么本领,只平日谨慎,倒是无错。

    一个是嫡亲次子,封为齐王,这个怎么说呢,说也不像吧,可诗词文章做得好,这方面……应该还是像的,至于本领什么的,却是大了,简直是文武全才,就是处处喜欢算计,连老子都想算计,这点不好。

    最后一个呢,封为郓王,这个简直和他一样,无论相貌还是行事,无论文采还是性子,尤其是字画,颇得他几分神韵,而且这个心里想什么他能看得出来,也没算计过他,不像那个老二,心思复杂得很。

    他很早就想要换太子,可换太子却不是件容易事儿,毕竟太子无错,去年的时候老三中了状元,他在朝上试探着露出些口风,立刻就引起梁师成等人反对,引经据典,说得令人无法反驳。

    但终究还是要换的,太子不类他不说,性子简直就是反着来,这怎么能成!

    道君皇帝眼神在三人身上不停起落,最后慢慢地落在郓王赵楷身上。

    怎么换是个问题,一下子直接换掉,别说有些官员会上疏反对,就是天下也会震动,毕竟这乃是国基大事。

    他目光又落到赵柽身上,这个老二说从没有惦记过皇位,也不知是真是假,他也实在看不出来。

    不过既然说了从未惦记,那就让他去做出头鸟,试探下群臣的反应。

    事情要一步步来,先封老二做秦王,吸引朝上民间的注意力……

    秦王这个王爵很特殊,会引来许多议论,朝上朝下都不会少,会分担接下来改立太子时的一些注意力。

    他如果镇压所有声音封了老二秦王,到时改立太子时的反对声音就会弱一些。

    这是朝堂之争,君臣之斗。

    他自然是想要改立赵楷为太子,此儿类他,当为太子!

    只是他清楚,想要换太子,赵楷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军功。

    只要拥有了军功,赵楷就有了做太子的资本。

    那边老二靠着军功迁封秦王,这边只要赵楷也有了军功,那就晋封太子!

    一切都让老二打前阵,一步步试探,然后再给赵楷去做,算是让老二给赵楷趟路。

    道君皇帝不觉得自家有什么错,既然赵楷像他,那让赵楷接替皇位理所应当。

    至于赵柽在前面趟路试探,他也并未让这个儿子白白忙碌,赵柽手掌大权,权柄甚至要远重于赵楷,还有迁封秦王,位极人臣,这已经是极致的赏赐了,这些都是他给的,自太祖建国,本朝又有几个皇子有此荣光?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至于秦王这个王号,他并未想太多,左右不过是个称号而已,本朝的制度与李唐不同,何况李世民曾经打下半座江山,手下都是骄兵悍将,这又怎是老二可比?老二只是管兵,又调不了兵。

    想到这里,道君皇帝露出笑容,看向下方群臣道:“朕今日有一件事要宣布。”

    下面群臣虽然坐着,但身体微微向前躬去,都一副等待聆听圣训的模样。

    道君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小宦官郑福道:“宣旨吧!”

    郑福请过圣旨,恭敬展开,下方群臣不由一愣,以往大宴上宣布的都是道君皇帝私事,这回怎么还有圣旨?

    有圣旨就代表着事情已经涉及朝堂,而且道君皇帝已经做好了决定,不会再与他们商量,只是宣布出来让他们知道。

    这样的事情极少,但一般也不会太重大,群臣屏住呼吸,听着前方宣读圣旨,但听着听着不少人脸色都起了变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