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直接上嵩山登门挑战。”

    “明日就到?”赵柽琢磨了几息,看向众人:“先去安顿下来,然后上山走一遭,瞧瞧这嵩山武寺如何个境况。”

    众人说好,便去寻找客栈,这嵩霞镇上的客栈也是不少,但眼下江湖来人太多,便担心没有空处,可到了才知竟有些多虑,各座客栈确实早就订出不少房间,可都是通铺和一些小房,至于独院之类的昂贵处,却是住得寥寥无几。

    赵柽要了个院落,然后将物品杂事都安排好,留了欧阳北看家,便带几人出门而去。

    这嵩霞镇外的上山位置,正是直通嵩山武寺的,一路走去风景宜人,沿途也遇到些同样上山,想要先睹嵩山寺风采的江湖人,便是听着谈论什么都有,站台嵩山寺的,站台杨公子一边的,吵吵闹闹,也得到许多消息和轶闻。

    其中说得最多便是嵩山寺的武艺,有人认为是浪得虚名,有人则认为确有绝技,吵闹不休,甚至脾气暴躁的当场竟动起手来。

    赵柽几个边瞧热闹边走,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已经可以看见嵩山寺的山门。

    这座嵩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有禅宗祖庭之称,只不过禅字虽高深,但学佛的大抵不会全学禅宗,其它各显宗有的佛徒比禅宗人数更要多。

    嵩山寺还有一样闻名便是武艺,江湖传说寺内藏有七十二门绝艺,样样都能强身健体不说,更能搏击争斗。

    嵩山寺内有武僧,武僧中又分棍僧、刀僧、拳僧三种,都擅长对战,江湖人所谓的寺内和尚凶恶,指的就是这些武僧。

    唐初时,嵩山寺十三和尚因助唐建国有功,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嵩山武僧为僧兵,自此,嵩山寺名扬天下,被誉为第一名刹。

    而最鼎盛之时,嵩山寺拥有土地一万四千多亩,寺基五百四十多亩,楼台殿阁五千余间,僧徒达到两三千人,禅宗自此兴盛,于唐朝时乃是显宗第一。

    到本朝时,仁宗皇帝也曾扶持,在嵩山寺建庙,东京城内设下院,朝中不少大臣都信奉禅宗。

    赵柽此刻看到那山门,果然宏伟壮观,气势不凡,嵩山寺三个大字,墨笔描金,彰显真意。

    这时那寺门前有人来往,这寺因为接受香火,所以平时是不关闭的。

    不过因为今日江湖人太多,所以寺内出来不少和尚主持秩序。

    赵柽瞅了片刻,道:“先进里随便走走。”

    他们到了近前,刚要入内,立刻有一肥胖大和尚立掌唱佛号,询道:“请问几位施主前来鄙寺何为?”

    赵柽奇道:“以往可有这般规矩问询?”

    肥胖大和尚苦笑:“不怕施主得知,以往倒是没有的,只是明天鄙寺有不速之客到访,江湖客人增多,主持方丈交代询问一下,好计算明日的观看人数。”

    赵柽道:“计算了又如何?”

    肥胖大和尚道:“计算后若实在人数不少,那就写上一块牌子立在山下,让寻常的礼佛百姓明天不必上山,免得到时纷乱,伤了无辜之人。”

    赵柽点了点头:“慈悲为怀,倒是佛祖本意。”

    大和尚道:“还请问施主是来自江湖,还是平常参佛?”

    赵柽道:“却不是什么江湖,也不知明天之事,只来参佛,顺便拜访一位长辈。”

    大和尚奇道:“我观施主乃是富贵之人,必然出身不凡,鄙寺山野,怎会有施主的长辈在内?”

    赵柽瞅他道:“大和尚莫非练武练傻了?佛门之中,焉有富贵薄贫之说,不过学佛修佛而已,众生岂非相同?”

    “惭愧!”大和尚脸色微红道:“是小僧迷相了,不知施主那位长辈法号如何称呼,若是小僧识得,自当替施主前往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