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越多,人手真的不够啊!”李二婶抱怨着,她这个人从来不抱怨干活累,但现在开始抱怨了。

    知青蔡兰也感慨,“我也好累啊,但一想到前几天发的钱,我觉得还可以撑撑。按照咱们村里平菇的收入,除去各种开支之后,咱们又能分到很多钱。到时候,我就能回家了。”

    蔡兰的话,让知青们都眼睛一亮。

    很多人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回家。

    不是没时间,而是没钱。

    像窦晓晨那样家庭条件好的,一年不止回家一次,但对其他人来说太难了。

    “对啊,今年一定有钱买火车票回家过年。”另一个知青附和,眼神里有了亮光。

    蔡丽丽很矛盾,她想回家,但又怕回去之后,所有的钱都被家人拿走。

    宋兰月看向众人,眼露自信,“大家放心,我现在就可以给大家保证,今年能让大家过个肥年。”

    “咱们老支书公正,到时候都会把大家该得的都给你们。休息一会儿,大家继续好好干,保持大棚里干净又湿润。”

    蔡兰笑嘻嘻,“兰月,你放心,我们保证按照操作手册进行,绝对不含糊。”

    “拜托了,老支书和村委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大家听到宋兰月的话,纷纷站起来,去干活。

    身体上的劳累歇一歇就可以了。

    人就怕没有希望,精神上匮乏。

    现在整个宋家村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

    不仅宋家村的村民,还有这些知青,都知道他们只要好好干活,只要听从老支书和村委会的安排,就能够过上好日子。

    看得见摸得着,大家都拼了命地干活。

    看到大家这样积极向上,宋兰月也笑了。

    宋家村因为活太多,以前那些偷奸耍滑的人,一个个地都被抓过来干活。

    不干活,年底不分人头钱。

    有几个懒汉,假装生病身体不舒服。

    老支书直接把人往王大夫那边,不用去县城,王大夫通过把脉就能够诊断是真的生病,是装病。

    干活的时候想磨洋工,那也是白费。

    老支书让王会计算一下,每种活每个人平均一天能干多少,然后就专门给这些懒汉安排这么多。

    干多少,就给多少工分,绝对公平。

    几次下来,这些人被老支书收拾得老老实实。

    上次提出来每家门户,可以接一个亲戚来干活。

    壮劳力没有来,来的大部分都是十来岁未婚的姑娘家。

    采摘平菇,这些小姑娘就能够胜任。

    不仅如此,想趁此机会把亲戚介绍到村里,找到合适的小伙子,嫁进来。

    每天晚上收工之后,村里那些爱说媒的大娘婶子,就开始四处活动。

    这才短短一个月,就说成了六对,还有的正在接触,看对眼了,就能把亲事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