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你去西廊请老五媳妇跟芸哥儿过来,就说我有要紧事同他们说。」

    嗯?

    贾琮转念间便想明白了老太太的打算,西廊芸哥儿母子是贾家本族,芸哥儿母亲贾琮还得称一声五嫂子。

    五嫂子早年丧夫,独自一人将贾芸拉扯大,为人老实忠厚,又是个细心人,去金陵照顾王熙凤最合适不过。

    而且贾芸聪明伶俐、能说惯道,且又是一个能作事、会作事的。若是荣国府许他一个前程,让他去贾琏跟前效力,想来这母子俩对外面的诱惑不会轻易动心。

    等鸳鸯将贾芸母子请来时,荣禧堂除了贾母、元春、邢夫人跟贾琮外,余者皆已散去。

    五嫂子娘家姓章,夫贾琛在贾芸一岁大点就因病去世,他们孤儿寡母能活下来,一是靠章氏为母则强,二来就是他们姓贾。

    宁荣两府的接济,每年送去的银钱粮食虽不能大富大贵,但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足够将贾芸养大成人,还能免费在族学学得识文断字的本事。

    没错,能识文断字的人,只要肯舍下脸面吃得了苦,娶妻生子养活一大家子一点都不难。

    贾芸比其母机灵,一进来就跪下冲老太太与元春、邢夫人磕头问安,吉祥话一串接一串。

    甚至还给贾琮也磕了个头,说是三叔又英武了些……

    「芸哥儿赶紧扶了你母亲起来,不年不节的,哪来这么多的客套。」

    老太太很满意贾芸母子的礼数,示意其坐下说话。章氏虽说出身乡间,却也是读书人家出身,言辞间井井有条。顺着贾母的寒暄说了些家常后,听完了贾母所请。

    「琛儿媳妇,让别人去我不放心,咱家的人成器的不多,思来想去只能劳烦你们母子南下去帮把手了。你放心,这趟去府里也不会亏待了你们母子,正好芸哥儿也大了,就让他去琏儿跟前效力,将来得个一官半职,也算是有了前程。」

    老太太的许诺让贾芸欣喜万分,恨不得再跪下给老太太磕几个响头。

    章氏却笑了笑回道:「老祖宗说这些是羞臊孙媳哩,且不说这些年我们孤儿寡母能活下来,芸哥儿能长成,都是靠着府里跟老祖宗的接济帮衬。况且二奶奶有喜是咱们家的大事,身为贾家人岂能不出力?老祖宗也放心,孙媳这就回去收拾东西……」

    听到母亲这么说,贾芸立马就从欣喜中恢复了理智,极其认真的表态:「母亲说的对,我也姓贾,此去金陵,定当竭尽全力!」

    「芸哥儿有十七了吧,五嫂子可有给相看亲事?」

    元春突然话题一转,一句话将让拍着胸脯表态的贾芸问了个面红耳赤。

    章氏愣了愣,随后叹气道:「俗话说成家立业,芸哥儿至今却连个正经营生都没有,又哪敢耽误人家姑娘。」

    元春笑了笑说:「芸哥儿是咱们家顶好的哥儿,是得费心找个合适的媳妇。这样吧,让琏儿在龙禁卫给芸哥儿寻个差事,哪怕是个没有品级的书吏,也算是有了正经营生。江南多秀女,就凭芸哥儿的长相,还怕找不到好媳妇?」

    随着元春的这句话,荣禧堂的气氛瞬间暖了起来,众人皆是被逗笑了。

    其实贾芸的身份地位不低,虽说只是贾家庶支,可那也是武勋子弟,正儿八经的贵族。

    头顶一个宁荣贾家族人,每年就是啥都不干也能从族中领到不少钱粮,哪里会讨不到老婆。

    说到底还是章氏觉得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满心想为其寻一个能帮衬到儿子的媳妇。

    贾芸怎么说也是贾家族人,门第在这儿摆着,想要找个合适的还真不容易,毕竟他没有什么正经差事营生,门当户对的人家不一定能看上他,能看上他的,章

    氏又觉得对方身份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