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功劳呢。」

    山东兖州,贾琮势在必行。

    第二日一早,天空飘起了雪花,贾琮被迎春裹得跟个狗熊似的,塞进马车往永定门赶去。

    此次出京,皇帝命京营挑选精锐三千随行。忠顺王刘恪一脸的不情愿,出了京城十里后就弃马钻进了贾家的马车。

    他夺过贾琮怀里的手炉,抱怨连连。

    「大冷的天,非要本王去山东收拾孔家人闹出的烂摊子,四哥肯定是嫌本王碍眼,见不得别人过舒坦日子……」

    「还有你小子,曲阜什么鸟样满朝文武哪个不清楚,就你傻乎乎的往前冲,还连累了本王。」

    「你那老师精的跟个猴似的,他会有什么事?指不定这会正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摇着羽扇,算计人哩。」

    贾琮往车厢里掏了掏,一个木匣子出现在手中。打开后是满满的各类点心果子。

    他往前递了递:「十三爷尝尝看,这是我二姐姐的手艺。」

    呃~啊呜~

    「嗯,味道不错,可惜了是个庶女……」

    什么话?庶女吃你家粮食了?小爷不给你吃了!

    贾琮将木匣子一盖,怨念满满。

    刘恪抓了个空,不满的瞪了贾琮一眼,伸手抢过装着零嘴点心的木匣子,撇撇嘴说道:「本王说的是实在话,这世道嫡庶之差如同天堑,不是说你自己认同不认同就能改变的。看看四哥继位之初有多艰难,这还是皇家。」

    这话确是事实,皇家都重嫡庶,更何况民间了。

    刘恪往嘴脸扔了一颗梅子,咀嚼了几下满足的说道:「本王教你一个办法,你那嫡母膝下无子,让你姐姐记入她的名下,充作嫡女来养,这样将来在身份上也就不会太差。便是你,也可以记在你那嫡母的名下……」

    「我就算了,我爹又不缺嫡子。」

    贾琮感激的看向刘恪,这位京城最大的老纨绔,确实给自己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可以不在乎嫡庶,但迎春不行。

    荣国府嫡出大姑娘与庶女的身份之差在家里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更何况迎春已经到了说亲的年龄。

    这一年多时间,有不少人家有意无意打听过迎春的情况,但就是老太太也说,说亲的人多是各家府上的庶子,要么是门第不相配。

    贾琮曾经想过给自己的姐姐寻一寒门举子,想着有府上撑腰,对方也不敢欺负姐姐,最后却被老太太好一通数落。

    「二丫头在咱们家养的金尊玉贵的,你是想将她嫁去小门小户给人素手调羹当丫鬟?」

    「你姐姐在家时吃的、用的、穿的哪一个不是一等一?你觉得你口中的寒门举子能买得起苏绣还是蜀锦?凭什么老婆子如宝似玉养大的孙女,要送去他家吃苦受罪?」

    「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你当天下读书人跟你那老师一样,少年英才六战六捷?」

    「万一你挑的所为少年英才连试不中,将来三丫头、四丫头都身穿诰命,二丫头依旧布裙荆钗,她不在乎,你能不在乎?」

    「你说高门子弟有宠妾灭妻之举,难道寒门骤得富贵,还能为你姐姐守身如玉不成?哪家男子不纳妾?只要咱们家不倒,哪家敢宠妾灭妻欺负你姐姐?」

    有些话老太太说的很直接也很现实,她见多了女儿家的婚嫁,高门内宅或许有不少争斗,但有娘家撑腰,女儿家也不会过的艰难。

    但寒门书生若骤然富贵,除非品性上佳者,女子娘家但有波折,抛妻弃子都是轻的,指不定哪天好好的人就「病逝」了。

    「本王这倒是有个好人选……」

    嗯?老纨绔要当媒婆?

    贾琮收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