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心中羡慕的同时,也为黛玉高兴。

    想起当初在淮安府时,瘦瘦小小的黛玉,跟如今比起来,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宝姐姐可不知道,前两日他去宫中复旨,圣人跟陛下都赐下赏赐来,回府后差点哭出声。嘴里一直念叨着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说是赏赐哪有赏赐功课的,这不是欺负他吗?」

    越说越觉得有趣,知道此事的迎春、探春、湘云都跟着黛玉笑了起来。

    便是宝钗也想象出了贾琮当时的模样,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笑归笑,屋子里的几人实际上都盼着贾琮能连战连捷,在明春的童子试上一举报捷。

    「爱哥哥跟我说,他也打算去考上一考?」

    嗯?

    湘云突然冒出来的话让众人惊诧不已,宝玉竟然也想去考科举?他不是最不耐读圣贤书吗?

    特别是探春,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是真的?」

    湘云自豪的连连点头:「爱哥哥说,琮哥儿都去考了,他若不考个秀才回来,二叔回来还不揍他。」

    噗嗤……

    众人实在没忍住,不约而同的咯咯笑成一团。

    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还以为宝玉真的转了性子哩。

    「你们笑什么呢?」

    贾琮掀起了帘子走了进来,身后的惜春抓着贾琮的手摇来摇去,嘴里念叨着风筝风筝之类的碎碎念。

    他将惜春抱起放到黛玉身旁,随后靠着窗沿边上的椅子坐下。

    得知是宝玉要与他一同赴顺天府童子试,不但没有笑话宝玉,反而言辞凿凿的说道:「你们可别笑宝二哥,别说秀才,以宝二哥的才情,考个进士都不是什么难事。」

    宁荣两府文华之气实际上钟情三人,为首的是考中二甲进士的敬大老爷。

    其余二人都出自荣国府二房,政老爷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十六岁中院试拿下秀才功名,十八岁顺天府乡试第三名经魁。

    当年人人都说荣国府珠大爷才华横溢,被仕林评为京城十公子之一,可见其文华之气甚盛。

    实际上宝二爷的才情真不比贾珠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更强一些,比如他若专心于某事,往往能做到忘我之境。

    可惜就是天性不喜功名利禄,贾琮若不是多出了个「天生宿慧」,他还真比不过宝玉。

    当初元春给宝玉启蒙,四岁识字,七岁能诗,差点没把赦大老爷气死。

    这可不是说赦大老爷不喜宝玉,反而是太喜欢宝玉了,一想到荣国府的未来毁在了「含玉而生」这件事上,气的恨不得将王夫人扔进井里去。

    不管宝玉这一次是不是一时起意三分热度,贾琮还是报以期望。

    将来如何暂且不提,若宝玉真能考个功名,那真是大大的喜事。有功名与没功名,那真是天差地别。

    有了功名,将来宝玉就是没了进项要去卖自制的胭脂水粉,那也是秀才牌、举人牌胭脂,身价绝对暴涨。

    扯远了……

    「既然宝二哥真要赴试,我那有几本大儒注释的四书,云姐姐一会让人去取。若我与宝二哥明年一同中了秀才,一定摆上三天的流水席,放他两万响的大红鞭炮。」

    爱哥哥得了贾琮的肯定,湘云自是高兴,将手中的一盘梅子塞了过去。

    贾琮接过碟子,往嘴里扔了颗梅子,啧啧两声打趣了一番湘云,随后笑说:「一盘梅子可不够,云姐姐针线做得好,给我缝制个书包怎么样?过些日子老师要回京,我就要去老师家中求学了,没个书包真不方便。」

    「书包?那是什么?」

    书箱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