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故而当以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徐晋双手交握,微微一笑:「若我死,新法可行,万民受益,社稷永存,死又何妨?」

    「老师,人亡政息啊!」

    贾琮对徐晋所说没有丝毫的怀疑,一位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智者。

    在山东的时候,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杀俘、杀士、杀孔家,勤政殿弹劾他的奏折足够堆满大殿,依旧无所畏惧。

    可贾琮不想如此,他不想自己的老师做大夏的商君。

    变法可以,但要拿命换那种,他贾琮不干!

    人亡政息四个字让徐晋哈哈大笑,走到近前搓着徒弟的脑瓜,欣慰的笑说:「所以为师才收了你这个徒弟,传承我道,延续变法。上天待我不薄,大相公桃李满天下,不及我徐青藤仅有的小徒弟。有你在,哪里还会有人亡政息?」

    贾琮身跨文武,文有他徐晋跟林如海两人的人脉,武有宁荣两府做靠山,更别提还有三代帝王的信重。

    如此强大的背景,到时候他就是真的因为新政变法触碰了各方势力的利益,继任者的贾琮,谁又能拿贾琮怎么样?谁又敢拿贾琮怎么样?

    有了传承,新法将如有了柴薪的小火苗不断壮大,最终覆盖这片土地,成了那燎原大火,谁也无法阻碍变法的实施。

    老师的期盼与信任,令贾琮倍感压力。

    一连三日,贾琮将自己埋进故纸堆中,翻找着有关历代新政变法的资料。可惜这类书籍大部分都是历朝历代的***,家中的藏书中能了解到的,不过皮毛而已。

    贾琮有心去翰林院藏书楼,可若是让人知道他要寻找这些书籍,弄不好就要戳了某些人的肺管子。

    算了,再找机会吧,实在不行只能去东宫碰碰运气。

    贾琮看着抄录出来的一些变法的信息,无论是哪朝哪代,变法都逃不开三个大问题:土地、吏治、税收。

    「真是让人头疼,相比之下,反倒是吏治最容易处理。」

    叮铃……

    一声轻响,黛玉歪着脑袋看向贾琮面前抄录的一行行小字。头上的步摇流苏轻微的晃动,相互碰撞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变法首重吏治,若吏治成,其余新法的实施将事半功倍。吏治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最难的。品性高洁的清正者不一定支持新法,支持新法的说不定就有贪官污吏,琮哥儿觉得,若真的施行变法,朝廷是要清正的反对新法官员,还是要支持新法的贪官污吏?」

    「这……」

    黛玉的这个问题把贾琮问了个哑口无言。

    人们常说官场上的正与邪不能用清正与贪腐简单区分,但贾琮一直认为,正义就是正义,邪恶就是邪恶。

    那种以拿钱办事比清廉守旧不知变通的官员要好的说法,贾琮向来嗤之以鼻。

    但正如黛玉所言,面对吏治、土地、税收这三个最基本的变法要素,此时的他连了解都说不上,更别提深入的探究了。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才想明白了一件事。

    「怪不得老师给我的作业是说如何缓解土地兼并,而不是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贾琮不由苦笑起来,黛玉眉眼弯弯,伸出纤纤玉指在贾琮的额头点了点:「路要一步一步走,青藤先生在上次提出新政受挫后,就将拔出的刀收了回来。你才多大,先生哪会真让你去弄什么变法,只不过是让你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