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老爷子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贾琮吊起来了,他听出了其话外之意,问了句:“有文人贾琮那就是还有武人贾琮,是不是文比的时候,你就是武人贾琮了?”

    “圣人慧眼如炬,等文比的时候,臣就是荣国后人,武人贾琮!”

    贾琮作揖拜下,随后咧嘴笑说:“没办法,谁叫我是文人中最能打、武人中最会写诗的。唉,太有才也不好啊,忙的我都快裂开了……”

    噗嗤~

    高台上的官眷们纷纷捂嘴笑出了声,圣人老爷也被贾琮这句“不要脸”的自夸逗乐了。

    他摆手道:“既然如此,今日你就当文人中最能打的贾琮吧。来人,去按照咱们的文人贾琮所说的,尽快布置!”

    ……

    铁网山没有城池可依,贾琮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山林为城池,由六十七名书生组成的守方负责防御。

    卫若兰等四十名武将子侄组成的攻方暂时等候在外,准备攻击。

    胜负的评判很简单,哪一方的人能“活”到最后哪方就算赢。期间的生死判定由圣人老爷的亲兵羽林郎负责,这样就不用担心会偏向哪方了。

    按照贾琮的要求,双方会在一个时辰后正式开始比试。此时的贾琮正带着人快速穿梭在山林中,寻找最佳的防守、伏击地点。

    等他们登上山林中的最高处的空地上,有一面红底金龙旗正立于此。

    贾琮等人暂时停下脚步休息,同时商议对策。

    “这次的比试以我为首,没问题吧?”

    “这是自然,毕竟文人贾琮乃是我们之中最能打的,不是吗?”

    贺崇的在这群人中的威望挺高的,人家有个礼部尚书的爷爷,不高都不行。

    众人憋着笑点着脑瓜,贾琮也不脸红,向众人拱了拱手:“那我就直接安排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群文官子侄,因圣人老爷是武皇帝的缘故,昭元两朝的文官甚少有不通骑射武艺的。

    国朝尚武之风仍在,书生佩剑游历差不多是文人的标配。他们与武将子侄唯一的不同便是家传军阵之法,单打独斗不一定会输,但真到了战场上,这群少年根本不是对手。

    贾琮先是在入林不久的一条山谷中,安排了几名善射之人爬上了大树。

    “记住,把手中的箭射完,不管有没有中,立马顺着绳子转移他处,返回旗帜之下。”

    这几人虽然觉得有失体统,不过在求胜的欲望催动下,还是吭哧吭哧爬了上去,躲在了树杈子中。

    随后贾琮带着人沿着射手的附近制作了大量简易的陷阱,什么套索、陷坑之类的。

    简陋是简陋,糙归糙,但在满地落叶的林间,足够让武将子侄在此地损失十几人。

    其后又安排了数人沿着通向旗帜的几条小路设了不少陷阱,这一回是真真假假,有些就差在上面插一根旗子写上此处有陷阱五个大字了。

    等一路布置完,贾琮带着剩下的四十几人回到了旗帜下,贺崇不解的问道:“永丰伯,咱们为何不在方才那几处留下人设伏?这不是浪费了杀敌的好机会吗?”

    只听贾琮回道:“正面对抗是咱们吃亏,那些陷阱纯粹是搞他们心态,让他们一路不敢放松。等他们一路小心谨慎的来到这时,心神俱疲。咱们以逸待劳,胜算至少高三分。”

    贾琮打量着四周的地形,拍拍手下令:“诸位,休息一刻钟,咱们就要干活了,这儿才是咱们真正的战场!”

    ……

    攻山的一方原本商量好了是以沐从英为首,可他没有贾琮的威望,根本镇不住这群武将子侄。

    刚入林中就发生了内讧,最后还是性格稳重的卫若兰劝解双方,才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