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日子一天天的过着,腊月初三,王子腾率先回京。帝命皇五子刘硕代天出城迎接,算是给了王子腾极大的荣耀。

    贾、林两家皆未随众人出城,皇帝自然也不会为此申饬心腹重臣。

    直到腊月二十一,太子刘弘回京时,贾琮才终于走出了荣国府,与一应东宫辅臣出城往西二十里迎接储君。

    刘弘出京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经历了战阵,让十余万河西大军成了他的拥趸。

    贾琮等人没有打搅皇家祖孙父子的团聚,迎太子入城一路护送回宫,约定好小年后择期于东宫相聚,便各自回家了。

    因明年二月春闱之故,此时已有不少举子入京备考。

    骑着驴子的贾琮沿着正阳大街往南慢悠悠走着,阳光正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让贾琮有些犯困。

    “嘿,贾小三……”

    贾琮抬头往右侧看去,临街的茶楼二层,忠顺王刘恪正倚着栏杆冲他招手。

    最近皇帝老爷没给这位安排活,老纨绔又浪起来了。

    贾琮将驴子交给亲兵,登上茶楼进了雅间,不想在雅间看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

    “十三爷……吴王殿下,张先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两位。”

    原来与刘恪一同在雅间品茶的,还有坐镇金陵的吴王刘忱,以及他的女婿讼王之王张三张正矩。

    “本王还真是没想到,当初金陵一别不过两年,小贾千户都已经成了国朝世袭罔替的伯爵了。”

    刘忱永远是一副乐呵呵老员外的模样,不过贾琮可一点都不敢小瞧这位。

    当初就是这位,拉着火炮满金陵城跑,用火炮洗地,将金陵的不法官绅,挨个问候了一遍。

    张三倒是早早就被皇帝诏入京城,派往大理寺担任少卿一职,同时还兼任刑部员外郎,参与完善《大夏律》。

    贾琮对这位讼王之王还是挺有好感的,不过这一年多来张少卿被积案羁绊,没多少时间跟着贾琮胡闹,很少有空闲聚在一起。

    寒暄过后,刘恪冲着贾琮眨了眨眼:“你爹呢?本王碰到个好玩的事,他一定感兴趣。”

    “哦?”

    贾琮摊手道:“我爹最近沉迷于带孩子的乐趣中无法自拔,估计这会抱着我二哥的闺女去炫娃了。”

    这是实话,赦大老爷有了新宠——大孙女。乖儿子立马变成了臭水沟里捡的,横看竖看不顺眼,嫌弃的不行。

    刘恪想到自己的闺女,嘿,明白了!

    “那可惜了,我还说带他去看热闹的。”

    撇过这个小插曲,刘恪冲张正矩点点头:“还是你说吧,此事还得这小子帮忙,他脑瓜子灵,有他在你就轻松多了。”

    张正矩将桌上的一个匣子打开,里面放着一沓卷宗。

    “伯爷先看看这份卷宗……”

    贾琮接过来一看,只看了个开头就深吸了一口凉气。

    “嘶,张先生确定这是真的?”

    “十之七八。”

    嘶!

    依照张正矩的谨慎,那就是有九成九的把握了。

    好家伙,竟然有人敢对各地举子出手,不要命了?

    原来大理寺最近接到了好几桩案子,有人举报赴京备考的举子中,有不少人吸食芙蓉膏。

    事关芙蓉膏这等毒物,大理寺自然不敢耽搁。张正矩亲自带人突袭各地会馆,已经查到了二十七名吸食芙蓉膏的举子。

    其中涉案最多的是江西会馆、福建会馆以及南直隶会馆。可以说,大夏文华最盛的三地,被芙蓉膏包圆了。

    根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