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还得去蔡徐村一趟,听说今日蔡徐村有热闹看,还得赶路过去。”

    黛玉温声细语的跟掌柜叮嘱了一番,掌柜感觉公主殿下可真是亲民和善,神女不及也。

    他见一旁的侯爷神思不属,愣愣发呆,便凑趣道:“殿下原是去蔡徐村,那蔡徐村的热闹还是借了殿下的光,谁能想到当初家家家徒四壁的蔡徐村,如今不但衣食无忧,还能在官学毕业试中绩优者三人。一村三名绩优者,算是祖坟冒青烟了,族中宗长岂能不高兴。放言要唱三天的大戏,还要摆三日的流水席……”

    “什么村?蔡徐村?你是说蔡徐村一个村,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三人成绩优异,要被推免入国子监读书?”

    原本发呆的贾琮在掌柜的讲述中清醒过来,因为这个官学学堂的毕业推选模式还是他提出来的。

    按照朝廷最后制定的政策,凡官学学堂,每年都会统一进行期末考,特别是第四年毕业考试中,成绩优异品德俱佳者,可由学堂教授推荐,由州县教谕复审,将其名册成绩等送去国子监,由国子监最终审核,择其优者入国子监继续读书。

    这算是大夏版的推免生,身份等同廪生秀才了。

    蔡徐村一个村竟然能有三人推选入国子监,可不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吗?

    而且听掌柜之言,这蔡徐村之前还是穷的叮当响……

    贾琮立马就来了兴致,与黛玉用膳时都在不停的询问蔡徐村的情况。

    “那蔡徐村你可能不清楚,这个村子地理位置不太好,周边没有多少肥沃的土地,之前一年的收成都不够缴纳田赋,每年的冬日,都会整村整村的出去讨饭……”

    在黛玉的解释中,贾琮基本上弄清了这个村子的特别。

    土地贫瘠,田地的产出极少,哪怕紧衣缩食,一到冬日就得饿肚子。

    村子里的人为了求活,只能结伴而出,成为流民中的一员,前往县城甚至远赴京城,去讨饭求生。

    直到朝廷开始推行种植土豆,这种不挑地的高产粮,第一次让蔡徐村的百姓不再饿肚子了。

    后来有一次,黛玉带着礼部的人巡视京畿,恰好听闻了蔡徐村的故事,亲自前往查看。

    蔡徐村最大的苦难是紧挨着铁网山皇家园林,让他们不敢随意开垦新田。

    但最大的优势也是挨着铁网山皇家园林,山上有处温泉水,流水正好经过蔡徐村的后山……

    黛玉就想起了贾家在城西的温泉庄子,贾家可是借着这个温泉水修建了温室暖棚,种植的反季蔬菜,明年可以带来数万的收益。

    想到此处,黛玉去找了皇贵妃杨氏,从杨娘娘那里讨来了恩典,由铁网山皇家园林与蔡徐村联手打造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售予京畿大户,只一年就让蔡徐村全部脱贫,打赢了脱贫第一战。

    “到今日,蔡徐村应该是方圆三十里最富裕的村子了。以前蔡徐村的人连媳妇都讨不上,现在没个十抬八抬的嫁妆,都嫁不到蔡徐村去……”

    黛玉一说起蔡徐村,眉眼弯弯甚是高兴。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一人,将一个村子五百余人从饥寒交迫中挽救,并让其成为方圆三十里最为富裕的村子。

    而且这个村子的人也争气啊,竟然能在短短数年内,培养出三名国子监推免生,太给她长脸了!

    黛玉今日带着贾琮出来,一来是让她的未婚夫一同享受属于她的荣耀。

    二来也是让这些天始终愁眉不展的贾琮散散心,试一试能不能从蔡徐村这等奇迹变化中得到一丝灵光……

    ……

    蔡徐村明显进行过大规模的建设,整齐的农家小院围绕着中间的宗祠,错落有致的分布。

    干净整洁的街道都是一溜的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