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县的县学此时已经没有人去读书了,数十位县学学子挤在大堂外,静静的等待主位上的公主殿下发话。

    孙绮的事,顺义县都传了许久了。

    城中有不少人在传言,乡绅家的大家闺秀岂会无缘无故的去欺负一个屠户之女,定然是那屠户之女做了什么有辱斯文之事,这才令众多乡绅之女愤然出手教训……

    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

    百姓们不是聋子瞎子,他们有极其朴素的价值观,相比乡绅的利益抱团,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反而更显正义性。

    一百护军撒出去,不到半个时辰,黛玉就已经将城中的情报收集了大半。

    那几个施为者平日里在学堂是什么样的情况,受害者孙绮又是个什么情况,以及她们之间的纠葛,黛玉已经了解了七七八八。

    “殿下,非是下官不愿意为孙屠夫伸张正义,下官最后都尽量挑重罪处置了。可您也看到了,《大夏律》上就是这么写的,下官只能罚了那几家共计百两银子赔给了孙屠夫……”

    顺义县的县令崔翔还真不是个昏聩官员,毕竟是在京畿讨生活,皇帝老爷的目光随时可能触及此处,他真的尽力了。

    但偏偏……这事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就是刑部尚书估计都只能这么处置。

    黛玉啪的合起了手中的《大夏律》,凤眼微眯。

    “崔县令,百两银子的确是笔不少的钱财。但你问问孙屠夫,他要这百两银子吗?”

    一百两,足够一家三五年之用。

    但跪在堂中的孙屠夫,明显不想要那一百两白银。

    义务教育推行这么久了,顺义县的官学中,仅有百余名女子入学,其中还有大半是乡绅富商,像是孙屠夫这种农户小商贩,能把女儿送进官学读书,绝对是心疼自己闺女的。

    “公主贵人,草民不要银子,草民就要一个公道!”

    孙屠夫没有抬头去看父母官崔翔,只是一个劲的咚咚咚磕头,额头都磕出血来了。

    黛玉让亲兵将其扶起,叹了一声说道:“伱家的事,本宫已经清楚了。但崔县令的判决没有问题,按照律法,最多也就是罚银赎罪……”

    孙屠夫眼中露出了绝望之色,已然忘记了什么尊卑身份,当堂悲戚喊道:“难道律法就是保护坏人,就因为他们的年纪小?”

    这一问,甚至让堂外站着的数十县学学子都陷入了深思。

    他们都是身具功名的生员,自然对律法均有涉猎。此时稍一琢磨就发现了一个事实,好像……大概……

    ……

    县学大堂中的黛玉、县令崔翔以及教谕统统被孙屠夫的这一问给问了个哑口无言。

    他们没有办法回答孙屠夫悲戚的询问,崔翔甚至对律法的存在产生了质疑。

    “此言差矣,律法或许会有漏洞,但律法的存在是必要的。若无法治,天下何以安?”

    黛玉年纪虽小,但却最是敏感。在短暂的失神后很快就稳住了心绪。

    她用轻柔的声音,说出了足以只振聋发聩的话:“既然律法有漏洞,补就是了!”

    在崔翔震惊的目光中,黛玉将桌上的镇纸当成了惊堂木,啪的一声拍了一下。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孙屠夫,本宫今日就替你补上这个公道。但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就看你敢不敢了。”

    孙屠夫扑通一声就又跪了下来,咚咚咚的连磕三个响头,激动的高呼起来。

    “只要能给草民那可怜的女儿求得公道,但凭贵人驱使,草民就算死了也心甘情愿。”

    黛玉眼神坚毅异常,嘴角却是微微上扬。

    她制止了孙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