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陶大人,说说相国和大将军吧!这二人平日里有何喜好?又或是喜欢些什么东西?”

    陶青云想了想,说道:“那相国倒算得上是一位贤臣,据说平日里就喜欢读一些经史典籍,经常与人论政,对中原的治世之学颇感兴趣。一直都说若南赵人能有中原学者的那般大智慧,治理南赵如同治理中原,那么南赵的强盛便指日可待了。”

    “嗯!看起来我中原的治世之学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原之人,就连这偏安一隅的小邦都受到如此大的影响,恩师他老人家贡献不小啊!”

    陶青云略感诧异地问道:“哦?邵大人的恩师?不知邵大人恩师是哪一位大儒呀?”

    邵曦颇感自豪地说道:“本官恩师正是京都有名的大儒白鼎公白老先生,另外柳行斋老先生也是本官的前辈,这两位先生在京都都曾与本官一同讨论过治世之学。”

    陶青云闻听邵曦此言,满脸的惊讶之色,连忙起身对着邵曦深施一礼,口中恭敬地说道:“想不到邵大人竟是当世两位名士的门生,下官实在是失敬。那白老先生与柳老先生是下官此生最敬仰之人,两位先生的治世之学所论之道虽不相同,却都是志在开创太平盛世,广济天下苍生之学,正是下官毕生的志向与理想。”

    好吧!又一个心系天下,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啊,不对!这家伙现在只能算是有志中年了。

    “那么这南赵国的相国也好打发,多与他聊些治世之论就好了,反正当初跟我恩师怎么聊,到时候我就跟他怎么聊,投其所好。”

    此时,陶青云在内心中已经开始羡慕那位南赵国的相国了,能与白、柳两位老先生的门生聊治世之论,连他自己都不敢想象会有这种机会,如今却让那韩增得了便宜。

    “至于那位大将军傅佐良,平生最爱的就是兵器,不管是刀剑还是枪戟、棍棒,只要是习武之人所用之物,他皆视如珍宝。”

    邵曦听到这个就脑壳痛了,他喜欢兵器?小爷我还喜欢兵器呢!总不能将我身上的兵器送给他吧?身上的这两柄软剑皆可说是这世上的神兵宝器,如何能够送给他呀?身上的软金缠,手上戴的龙角蜥手套也都不能送他。

    邵曦在脑子里转了一圈,也没想出应该送什么给傅佐良。

    陶青云看着邵曦的表情,也猜出了个八九成是这礼物之事让他犯了难,于是笑眯眯地对邵曦问道:“大人可是为了这礼物之事发愁?想这天下兵器何止千万?能拿得出手送给这傅佐良的也的确不多。此人自幼习武,常年带兵,对兵器的要求自然极高,一般的兵器也的确看不上眼。”

    邵曦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说得是啊!这天下神兵本就难寻,就算得了也都想着自己留着用,哪里有人会轻易将神兵宝器拿来送人呢?就算赠也是赠知己,怎会送给一个素不相识之人呢?”

    陶青云神秘兮兮地低声对着邵曦说道:“大人,下官手中倒是有一件神兵宝器,也许能在您此次出使当中起到一些作用。”

    “啊?”

    邵曦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面前的陶青云,眼前这哥们儿虽然皮肤黝黑,体格健壮,但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修武之人呐!他手中如何会有神兵宝器?难不成是自己看走眼了?

    “陶大人难道也是修武之人?手中为何会有上好兵器?”

    陶青云有些尴尬地嘿嘿一笑,小声说道:“下官一直自认为官清廉,这辈子做人清清白白,可唯独就是这件事一直让下官觉得羞愧。不瞒邵大人说,两年前在这附近山上出了一伙土匪,下官带兵围剿,将那匪首正法之后下官见他那口宝刀甚是少见,一时起了喜爱之心便留了下来。下官虽不是修武之人,但见到如此宝物也觉得情不自禁,此事是下官一生当中的污点,让下官懊恼了很久。如今下官将这口宝刀献于大人,助大人为国效命,也算是弥补了下官当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