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又就地取材,准备了许多新的守城器械;以及最见水平,也是重要的——他重新布置了城防,撤下了半数守军,让他们与城头的部队轮番上阵。

    不到战事吃紧的时候,城下的士兵只管休息,等换班时再上阵。

    如果战事吃紧,他们就充当预备队,马上救火填坑,这当然是题中之义。

    只有经历过漫长而残酷的守城战的人,才明白轮班的重要性。

    高强度的残酷战斗,对官兵的体力与精神,都会造成极大的消耗。就算暂时不打仗,士兵在城头风声鹤唳,高度紧张,也会让精神得不到放松……

    而官兵身体过度疲劳,精神消耗过大,都会让战斗力大打折扣。如果敌军兵力占优,可以不断投入有生力量,那样守军伤亡数字自然会激增。

    所以必须要加强轮换,让将士们有個喘息的时间,来恢复体能和精神。

    但是数倍于己的敌军铺天盖地而来,防线上处处承压,到处摇摇欲坠,有几个将领能忍得住,不把手里的牌全打出去,不把手下的人全都堆上城头?

    这要求守将时刻保持冷静,对战局始终有正确的评价,有充分的预见。战线哪里吃紧,哪里能顶得住,都要洞若观火,并据此调配兵力。才能让城头的军队始终保持恰到好处,不多不少的状态。

    而且越是不浪费兵力,手里的预备队就越多,守城将士就越不慌,战斗力就越有保证。于是就更不需要浪费兵力了,如此便形成了良性循环。自然能坚守更长的时间了。

    所以指挥守城战,是非常考验将领定力和判断的。没有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指挥调配能力,是无法胜任的。

    而胡泉,显然充分具备这两方面优势。

    当然,这也是因为城里全都是身经百战的明军将士。他了解他们的水平和决心,知道他们绝对不会在达到极限之前掉链子。

    要是换成土军守城,他这样托大只会害了自己……

    “伯爷真是太厉害了。”甯正本来被夺了指挥权还有点不忿,现在却心服口服道:“城里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但伯爷却能调配得井井有条,让防线充满韧性。”

    “这都是跟着大都督学的,比起当初的洪都之战,现在只是小场面。”胡泉淡淡道。

    “确实。”甯正点点头。将士们也暗暗称是,暗道人家太有资格说这话了。

    胡泉把洪都挂在嘴边,倒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给将士们信心,因为充足的信心又会极大的提升战斗力……

    眼下万事俱备,只等麓川军来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