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放心。”

    “师弟,你怎么这在意我?”刘琏狐疑的看着他道:“不会是对小女有意思是吧?那也没必要讨好我。你的婚事,都是皇上说了算的,你还是讨好你爹去吧。”

    “本王没有……”朱桢登时扭捏道:“本王就是单纯的关心师兄。”

    “多谢师弟,是师兄多心了。”刘琏歉意的拱拱手,最后还是拗不过老六,勉强同意了。

    刘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儿。

    ~~

    待刘琏心满意足出去,书房中便只剩下师徒俩。

    “师父,你真的很担心师兄?”朱桢轻声问道。

    “废话。”刘伯温此时脸上的神情,跟寻常老人别无二致。“做父母的心情是一样的。”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那我跟父皇说说去吧。”朱桢便道:“让师兄还是留在京里吧。”

    “不必了。”刘伯温却缓缓摇头道:“他已经三十而立,我这个当父亲的,只尽力能劝他回心转意。但他一旦做出决定,老夫也只能由他去了……”

    “好吧。”朱桢点点头,他爹就不这样,甭管哥几个多大,不听话就揍,揍到听话为止。

    “不说他了。”刘伯温又叹了口气道:“你的高丽之行,可还顺利?”

    “还行。”朱桢点点头,将高丽的事情,再次讲给老刘知道。

    “嗯,你的安排还算精妙。”刘伯温听了,颔首道:“等朝廷腾出手来,收拾了纳哈出,他们就彻底老实了。”

    “嗯。这个国家的君臣,喜欢夜郎自大,没见识过我们的厉害前,总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朱桢深以为然道:“所以未来,必须向他们展示下实力,也算杀猴儆鸡吧。”

    “不过就算设立了布政使司,也没法真正郡县高丽吧?”刘伯温道:“那里天高地远,百姓也习惯了自成一国,朝廷直辖的成本太高了。”

    “是,高丽太贫弱了。就那点儿赋税,每年光平叛、赈灾都不够,怕是连官僚体系都得国内养。”朱桢深以为然道:

    “虽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在国家大事上,不算经济账是不行的。一件事情就算短期亏本,长期也必须收大于支,这件事才能去做,才能坚持做下去。”

    顿一下,他又道:“所以郡县高丽怕是难以持久,不过我们可以在日后,把高丽王换成朱姓藩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