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人在何处,是死是活。”沈六娘吃不准道:

    “然后还有上海唐家、松江郑氏、庆元倪氏、福山曹氏、杭州谢氏……听说这些在元末好像都是大海商来着,但哪些是六大海商,哪些不是,就不得而知了。”

    说完她赶紧解释道:“其实六大海商之说,哪怕在元朝,也是上不得台面的,尤其是身处其中的各家,往往对海商身份讳莫如深。”

    “嗯。”朱桢点点头,表示理解。海上亡命,无法无天,不仅名声不好,而且还往往沾着黑道。诗书传家的名门大户自然是干了也不承认的。

    “这都是小时候,奴家从家里人口中听来的闲话,做不得准的。”沈六娘又强调一遍。

    “那就把它调查清楚!”朱桢沉声道:“现在江浙海商为首的是哪几家?他们是如何运作的,跟倭寇海贼勾结有多深?”

    顿一下,他又幽幽道:“是否跟官兵也有勾结……以及,在朝中有没有保护伞?!”

    “是……”沈六娘忙应一声,又为难道:“可指望金莲院,怕是打探不到殿下想要的情报。”

    “嗯。”朱桢点点头,问道:“金莲院这边,你能走开吗?”

    “已经上正轨了,走开一段时间无妨。”沈六娘道。

    “那就好。”朱桢寻思片刻道:“我带回京来一个叫汪大渊的老先生,他对海上的情况十分稔熟,只是也好多年未曾下海了。我准备让你作为我的代表,和他一起去把刚才说的问题调查清楚。”

    “奴家知道了。”沈六娘听说还有行家,不由松了口气。

    “你们去常熟、苏州、太仓、上海、杭州、宁波转一转,亲眼看看那些地方海商的真实情况,年底之前回报即可。”朱桢目不转瞬的盯着她道:

    “这件事,关系重大,你要千万用心!”

    “明白。”沈六娘忙正色应下。

    “另外,我给你一个小旗的护卫,随时保持联络。遇到危险也要及时求救,不用怕暴露身份。”朱桢又嘱咐道。

    “是是是。”沈六娘不禁抿嘴笑道:“殿下可真是为我们这些下人着想。”

    “本王只是怕耽误了正事儿罢了。”朱桢尴尬的咳嗽一声,起身道:“没别的事,我走了。”

    他得去看看邓千户,有没有彻底缴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