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现状如此,为何太史公都致仕了,还要大老远的每年来京城给皇上拜寿?不就是放心不下此事?他老人家常对我等说,要是儒教的根基,毁在我们这些人手里,那我们都是千古罪人,死后如何见孔孟?!”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说着他重重落子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以此血肉之躯,堵上皇帝面前所有的岔路,让他别无选择,只能走我们的孔孟大道!我等责无旁贷啊,茂本!”

    “是,老师。”余熂赶忙欠身抱拳,然后开始盘算援兵道:“但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尽可能的争取支持。太子是太史公教出来的,应该也算我儒教的护法吧?”

    “太子爷当然是支持儒教的,可别看皇上让他监国,但大政方针还攥在皇上手里呢。”陈潜夫叹气道。

    “楚王呢?我们浙东是他的藩国,那些江南大户也都以他马首是瞻。”余熂又问道:“能不能求他帮我们说说话?”

    “不能。”陈潜夫摇头道:“这件事上,楚王站在皇帝一边。”

    “这样啊……”余熂心一沉。

    “唉,这件事确实很难,但再难也要勉为其难。”陈潜夫最后为他打气道:“记住,整个士林,还有天下的人心,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儒教必胜!”

    “嗯。儒教必胜!”余熂忙重重点头。

    ~~

    乾清殿。

    朱桢看完监听记录,震惊的不要不要。

    虽然记录不可能那么详细,但已经足以勾勒出这帮读书人的所图所谋了……

    “现在,知道咱为什么一直留着胡惟庸了吧?”朱元璋很满意他的表情,悠然问道。

    “知道了。”朱桢点点头道:“因为他不是读书人。”

    “对。”朱元璋点头道:“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二年了,不是读书人出身的文官越来越少了。就是有,也无法服众,顶替不了他。”

    “所以,要是再换个丞相,只能用读书人了?”朱桢轻声问道。

    “嗯。”朱元璋点点头,一脸愁眉道:“可你看看他们,全都把咱当成敌人,咱怎么能让个敌人当丞相呢?那这些年的功夫,全都要被他毁掉了。”

    “知道他们为啥这么不爽咱么?因为他们认为,自古都是‘君与士大夫共天下’,咱却偏不跟他们共天下,他们当然不满意了。”朱元璋冷声道:

    “现在你明白咱为什么要力保宋讷了吧?”

    “明白了。”朱桢点点头道:“因为宋讷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他是父皇用来跟读书人对抗的主将。”

    “没错,这大敌当前,咱怎么干临阵换将的那种蠢事儿呢?”朱元璋颔首沉声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