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答应了。不然岂不成了,将个人荣辱置于儒家利益之上的自私之辈?

    “殿下一番金玉良言,真是醍醐灌顶,发人深省啊。”宋濂心中无奈暗叹,只好应下道:“老臣愿意去国子大学教书。”

    “好,太好了。”太子大喜道:“老师还没用晚膳吧?走走,咱们边吃边聊,今晚咱们彻夜长谈,明天一早本宫亲自送你们去国子大学报道。”

    “臣也要去报道?”宋璲脱口问道。

    “那当然,老六点名要你去当书法老师。”太子笑道。

    “好,臣去。”宋璲赶忙点头,他不像老父那样端着,知道这时候积极一点没坏处。

    ~~

    等到太子和宋家父子移步东稍间,老四和老六便也从后殿离去。

    出来后,老四同情的看着老六道:“往后,这老儒可够你受的。”

    “放心,到了我的地盘还收拾不了个他?”老六却满不在乎的笑道:“实在收拾不了,还有我师父呢。”

    其实他最担心的,宋濂是那种油盐不进的老顽固。但听下来发现还行,这种爱炫耀的人,只要捧着他点,还是好对付的。

    正好东阳马生马君则也在学中,可以让他给老宋当助教,专门溜须拍马捧臭脚……

    ~~

    再说回李善长,回到位于西长安街上的韩国府。

    这座国公府是当年朱老板赐他的,毗邻皇宫的黄金位置,前后五进的大院子,当时让他十分满足。

    可住惯了凤阳的千亩大庄园,再回到这里,怎么看怎么局促逼仄,感觉像坐牢一样。

    皇帝赐的宅子又不能扩建,想到以后只能住在这‘小小的囚牢’中,他就忍不住唉声叹气。

    “父亲忍一忍,见完皇上就赶紧回去就是。”李祺无奈安慰他道。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皇上这回叫我回来,就是不放心我在中都待着。”李善长苦笑一声道:“还是叫回来,搁眼前看着放心点儿。没想到最后,跟刘基殊途同归了。”

    “说到刘伯温,”李祺想起一事道:“公布的胡惟庸十大罪状里,就有一条是谋害功臣,其中点了魏国公和诚意伯的名字呢。”

    “谋害魏国公应该是最近,他要谋反肯定要同时刺杀皇上跟魏国公。”李善长轻声道:“至于说谋害诚意伯,应该是洪武七年那次。谁能想到让个孩子搅和了呢?”

    “要是那次成功了,他结局可能大不一样,真是造化弄人。”李祺叹了口气。

    “不,一样的。”李善长却摇头道:“只要皇上还是皇上,那胡惟庸的结局就无法改变。这就叫天意难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