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冀不知少年为何如此张狂,提醒道:“虞大人,游元矩至少是开碑七品的强者。而整个苏城郡中明里暗里都有他的人。就算虞大人自持督查御史的身份,也要小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你信我啊,我很强的.....虞知忽然笑了一声,他真想将北境的那些事情好好宣扬宣扬。

    “我也不是什么忠肝义胆之人,若此事真大到连我也无法应对,且当你我从未见过就是了。”

    苏冀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苏城匪患出现之时,苏城下辖六座县城几乎都遭受了山匪的洗劫。我曾带兵去山中剿匪。前后五次进山,却根本寻不到山匪的踪迹。唯一有一次,我带领着麾下几个将士,迷路在深山里,意外发现了山匪的老巢。不,应该说那是一座城。”

    一座城。

    虞知闻言心中一惊。

    “山中城。”虞知说道。

    苏冀看向虞知,说道:“对,山中城,这个词很贴切。深山里有一座大城,城墙很高也很坚实,在城墙上有人巡逻。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山匪。”

    “当时,我等兄弟只有数人,不敢贸然惊动山匪。悄悄退走之后,又在山中转了几日,好不容易才走出山里。出山之后,我立刻将此事禀报给了游元矩。苏城军的将士很快也再进入山林中,寻找那一座山中城。可奇怪的是,我们找了一个月,再也找不到那座城。”

    虞知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想。

    苏冀继续说道:“游元矩说是我们在山里饿昏了头,看错了。可我确信山里确实有这么一座城,那里一定是山匪的老巢。”

    “自从,那一次之后山匪时常出现在苏城郡的官道上劫掠。军中一些将士的家里也遭了难,对山匪无比愤恨。可游元矩迟迟没有动静,只命令我们不断地巡防。”

    “有一次夜间,我在一处村子蹲守。正巧碰上了山匪劫掠,一番交战下来,双方皆有伤亡。这本是寻常事。可在山匪撤离之后,我带着几人暗中跟随,想要找到了山里的那座城。”

    “岂料,我看见了与山匪接头的人竟然是晁大彪。”

    虞知终于有了一丝惊讶,“晁大彪,你说的是苏城军的那个副将?”

    “对。”苏冀说道,“晁大彪他虽然是游元矩的心腹,但他一人肯定不敢勾结山匪,这背后一定有游元矩的授意。我不敢声张,只好暗中调查。”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越来越奇怪。山匪开始劫掠幼童。以往他们会朝着来往的商队下手,相比这些贫困的百姓,商队的货物钱财才更多,但他们改变了目标。近一个月内,城外的幼童都被山匪掳走了。”

    虞知不由得点头,附和道:“我来苏城的路上已经发现了此事,也听那些遭难的百姓说过此事。可我不明白,这些山匪不要钱财,偏偏掳走这些孩童做什么?”

    忽然,苏冀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冷冷地开口道:“虞大人,可曾听说过一句传言。”

    虞知疑惑地看向苏冀,只听苏冀说道:“杀幼童,吃人心,可治百病。取心血,煎人参,能活百年。”

    虞知眸子阴冷,射出两道寒光。“如此恶毒的谣言是谁传出的。”

    苏冀摇头,说道:“无从查起。这谣言早在苏城传了很久很久,少说也有十数年了。”

    虞知又问道:“你也认为山匪劫掠孩童是做这般险恶之事?”

    “不敢说是。可绝不会是好事。”苏冀说道,“山匪凶恶,落到他们手里绝不会好下场!”

    “被掳走的孩童有多少人?”

    “粗略估算也有二百余人,还有许多没有上报的。恐怕许多幼童已经惨遭不测了。”

    “真是该死。”

    “唉,若是游元矩真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