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可以伸缩的望远镜框架,小心翼翼地固定上镜片之后,赵郢试了试。

    效果一般。

    跟自己前世在某宝上,给家里的侄子买的劣质望远镜差不多。

    数百步外的东西可以看到,但是有些不太清晰,不过,如果不追求清晰度的话,也算勉强能用。

    这种望远镜,他不需要,都不如他的眼睛管用,但对于其他人来讲,已经几乎等同于神器了。

    尤其是在一马平川的大草原上,有了这个,简直就是作弊。

    一共凑出了四副望远镜。

    赵郢没有声张,让人打造了一个盒子,小心地装了起来,到了九原之后,谁需要单独领兵,就给谁用。

    这一日,大秦始皇帝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二月二十六日。

    宜祭祀、动土、上梁、订盟、出征。

    虽然有些不舍,但至于还是到了出征的日子。

    王南昨天晚上忙了一晚上,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再次一件一件仔细地检查着赵郢的行囊。等赵郢起来的时候,整个长公子府都动了。

    芈姬,赵起,包括小妹赵希,知道大哥要出远门了,都特意起来,拉着母亲的衣襟,出门相送。

    不仅仅是长公子府。

    赵郢出征,包括公子将闾、公子高和公子胡亥在内的,十几位在咸阳的叔叔婶婶,以及十几位已经出嫁的姑姑都亲自前来相送。

    因为王离和蒙瞻等人也跟着出征的缘故,武成侯府和蒙将军府也几乎是全府出动,尾随相送,声势颇为浩大。只有赵高,唯恐赵郢想起自己,默不作声地躲在人群里,恨不得把自己缩进老鼠洞。

    可谁知道,怕什么,来什么,赵郢即将出府的时候,忽然停下了脚步,左右顾盼。

    “赵高何在?”

    赵高:……

    “小人在——”

    硬着头皮,走出来,躬身施礼。

    赵郢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驾车——”

    “诺——”

    赵高心中一万个不情愿,但也不敢不听,乖乖地爬上车辕,当起了自己的车夫。他这几日,拼命地传授着赵起剑术和学问,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就是想留在府上,做赵起专门的老师。

    等着赵郢离开。

    谁知道,赵郢竟然临出门又想起了他……

    其实,他真是想多了,赵郢一开始就没准备把他留在咸阳。这个祸害,当然得带走,带到战场上去,能死在战场,自然是最好,就算是死不在战场上,也得留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免得自己走后,给自己惹麻烦。

    赵郢身为主将,没有像王离等人一样骑马,而是一身盔甲,手执天龙破城戟,站在了兵车之上。

    身后数千大军相随。

    三千多子弟兵,都超额配备,一人三马。

    后面还跟着三千多辅兵,负责运送粮草、盔甲武器。

    战士的盔甲武器重达数十斤,除了作战的时候,平时很少有人像赵郢这样全幅盔甲都穿戴在身上。为了节省体力,一般都配备专人负责看护。

    临近作战的时候,才会在辅兵的帮助下,披挂起来。

    依照赵郢的意愿,此次出征,是不准备动用兵车的,可奈何以如今他的体重,加上盔甲武器,已经重达八九百斤,那匹大宛马虽然颇为神骏,也已经无法承载他的重量,只能借助这四匹多战马拉着的战场。

    这个时代的兵车,颇为高大,通体镶嵌着铜钉,蒙着牛皮,还配备着马夫和数名护卫,几乎等同于这个时代的移动堡垒,在几匹战马的冲击之下,战斗力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