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他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借着这个机会与皇长孙殿下说一说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地力支持,什么样的粮食也不可能达到一年三熟,又或者是高产的目的。

    毕竟,这牵扯到缴纳赋税。

    前几年的时候还好说,有朝廷许诺的免税政策,可一旦等到需要缴纳赋税的时候,这个问题便无法避免。

    故而,一听赵郢主动提起,寻达心中顿时一松,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诚恳地拱手说道。

    “殿下果然是知道农事的,实不相瞒,当初赵佗将军令人护送稻种前来的时候,臣便亲自向人打听过,这些稻种,在当地确实能一年三熟,颇为高产,但对地力却颇为依赖,故而臣这段时间,也一直在担心这个地力的问题,唯恐弄巧成拙,粮食的产量没能上去,反而伤害了地力,辜负陛下和皇长孙的厚望……”

    赵郢丝毫没有因为眼前的这位巴郡郡守不相信自己对占城稻的说法,而有丝毫的不快,脸上的笑容,反而越发真诚了许多。

    听得出来,这位巴郡郡守,是真的用了心。

    对于这样的能臣干吏,赵郢向来极为看重,恨不得大秦上下的官吏,都是这等人物,自己这位皇长孙,也能轻松许多。

    他提起酒壶,亲自为寻达满上一杯酒水。寻达见无法拒绝,只能连道不敢,再三道谢。

    赵郢笑着摆了摆手。

    “寻郡守无须客气,我和陛下,向来唯才是举,最敬重的就是能臣干吏,不看重那些虚礼,寻郡守能思虑到这一点,我真的十分开心……”

    说到这里,把张良递过来那本薄薄的书册,轻轻地推到寻达面前。

    “说起来,此事是我的失误,没有提前想到耗费地力这个问题,直到在长沙与当地农户及乡老交流的时候,才意识到,若是不顾地力,很难真正发挥出这种新稻的作用,故而与当地乡老农户,以及郡中负责稼穑之官,一起探讨多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寻达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到这里,顿时大喜,有些不敢确信地看着赵郢推过来的这本薄薄的书册。

    “殿下,莫非您已经找到了解决地力之法!”

    赵郢看着面色激动的寻达,不由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前段时间,我在长沙的时候,结合历代农家先贤的著作,侥幸得到了几种补充地力的办法,或许能有所补益,寻郡守不妨看一看……”

    其实不用等他提醒,寻达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皇长孙殿下递过来的这一本书册。

    “推广苜蓿,不知道殿下何为苜蓿?”

    寻达有些将信将疑地抬起头来,看向赵郢。

    其实也不怪寻达孤陋寡闻,这苜蓿是最近才从西域引入到大秦的,时日尚短,很多人对这种浑身是宝的植物,并不熟悉。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苜蓿是一种来自西域的牧草,不仅草质优良,产量极高,可以用来饲养战马,牛羊等各种畜禽,而且可以用来涵养地力……”

    寻达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说这涵养地力,就单说前面的作用,就足以让人惊艳。不过,他还是非常审慎地道。

    “殿下的意思是这种苜蓿与粮食轮种?”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不错,只需轮值即刻,不过,这些苜蓿原本生长在西域土地贫瘠干旱之地,不太喜欢太过湿润的土地,故而轮种的时候,最好选在少雨的冬季,而且尽量不要再行灌溉,对于这些,我已经在书中有详细的说明,寻郡守回头不仔细看一看……”

    寻达闻言,如获至宝。

    “多谢殿下指教!”

    说到这里,寻达离开自己的座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