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影响,还在始皇帝迁徙的数千户寻常百姓之上。

    黄家,张家和魏家的倒台,出现的另一个收获便是,皇长孙又收获了大量的资财。这些人,数代人苦心经营,手中掌握的资源,骇人听闻。

    仅仅家中存储的金银财货,就足足拉出去数十车。

    而最大的收获,还在于这三家所占有的土地,多达数十万亩!仅此一项,就让璋郡凭空多出来一大批可以分配的良田。

    郡中的官吏,按照朝廷的规定,给该分田地而未曾分到的百姓,一一足额发下之后,发现都有剩余。

    至于,三家手中掌握的作坊和店铺,除了一部份划分给慈善堂,以作为慈善堂运行的产业之外,其余尽数发卖给郡中各大豪族富商。

    所得钱财,除了一部分留用,其余尽数被发往咸阳,充实国库。

    ……

    随着时间的推移,慈善堂的许多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有了几分正儿八经的模样。为了配合慈善堂的工作,郡县里的官吏,非常配合地交出了手中的户籍与档案,便于慈善堂核实被帮扶黔首的信息。而慈善堂,也将根据这些黔首们的表现,决定自己的帮扶政策。

    不知不觉间,皇长孙大力推行的这个慈善堂,已经有了几分基层管理的味道。

    赵郢原本想着,自己在离开璋郡之前,在各地建起十几座能够遮风避雨的学室,但真的来不及了,随着春暖花开,璋郡的百姓,已经到了农耕的时间。

    赵郢只能把这些后续的工作,安排给慈善堂。

    他倒是不怕没有人手,那些被他发到此处的大秦说书郎,大多都是出身儒墨两家的学子,虽然儒墨两家,斗得头破血流,相互看不顺眼,但有趣的一点是,两家的自我道德标准都要求很高。

    让他们负责这种事,自然是再合适不过。

    当然,尽管如此,赵郢还是习惯性地给这些慈善堂留下了一位自己从咸阳带出来的朝廷官吏,以及自己麾下的一名亲兵。

    无关信任,而是制度。

    处理完璋郡的这一切,时间就已经进入了到了三月初。

    一晃眼的时间,赵郢已经离开咸阳五个多月了。咸阳的百姓,虽然每日还都吃着洁白如雪的精盐,用着便宜便捷的皇孙纸,读着便宜实惠的皇孙书,家中的妇女,用着快捷高效的新纺车,田间的农夫,扛着更加好用的曲辕犁。

    甚至不少富裕的人家,已经开始学着皇长孙的样子,做一些更加美味的炒菜。

    但还是逐渐习惯了皇长孙不在咸阳的日子。

    除了,那些血肉至亲。

    长公子府。

    数月不见,小妹赵希就跟吃了激素似的,凭空高出半头,身子骨也长得更加健壮,拎着两个一百多斤的石锁,虎虎生风地挥舞了半天,然后又有些泄气地扔到地上,掰着自己粗壮的小手指头,在那里数。

    “嫂嫂,嫂嫂,大哥走了多久了,怎么还不回来……”

    几个月不见,这孩子终于不用再大锅大锅地叫了,已经能清晰准确地大哥这个字眼,可惜,他心心念念的大哥,此时并不在她身边。

    已经明显有些显怀的王南,用手轻抚着自己日渐隆起的小腹,目光闪动了一下,哄着道。

    “快了,快了,你大哥应该这就快回来了——”

    赵希撅着小嘴,神情很有些委屈。

    “大哥骗人,走的时候,给我说,很快就会回来,还会给我带许多许多好吃的回来……”

    说着,这丫头有些不争气地咽了口口水。

    王南不由哑然失笑。

    这丫头,也不知道是想他那大哥,还是想他大哥当初答应给他的那些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