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意赅的说。”朱祁钰不喜欢听废话。

    “陛下,其一兴建长安,重建关中要塞。”

    “其二,多多移民,振兴关中商业。”

    “其三,关中疲敝,承受不住太多人口,所以要保护水土,也要重开路上丝绸之路。”

    陶鲁说得算老生常谈。

    朱祁钰对陶鲁的战略眼光略有不满。

    “陶鲁,关中之弊,在于人心。”朱祁钰也不为难他,毕竟是个孩子。

    陶鲁知道,皇帝对他的答案不满。

    “你没去过关中,也没看到多少资料。”

    “不知道也很正常。”

    “历经辽金蒙元,关中已经是色目人、胡人的天下了,早已经不是汉唐时代的关中了。”

    “所以朕说,要治理关中,首在治心。”

    “只有让关中人,从内心里认同大明,认同自己是汉人,而非回回,真心愿意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那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

    朱祁钰展颜:“起来吧,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解,已然不错了。”

    “进了讲武堂,要戒骄戒躁。”

    “你在郁林,可谓人中龙凤,但在京中,天下英才齐聚于此,你仍想出类拔萃,便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学习,是你通向成功的唯一钥匙。”

    朱祁钰劝学。

    陶鲁赶紧磕头谢恩。

    “你们两个也是,进了讲武堂,必须要努力学习,不可辜负朕、辜负尔等父母一片冰心。”

    “小子等谢陛下教诲!”三人齐齐叩拜。

    陶鲁又跪下,诉说其父陶成的谢恩之词。

    朱祁钰大为感动:“陶成对朕的忠心,朕看在眼里。”

    打发走三人。

    冯孝禀报:“皇爷,方总督送来七百多个已经阉割完毕的孩子,您认为应该安置在哪?”

    “方瑛有心了。”

    朱祁钰颔首道:“去内书堂吧,以前内书堂请翰林院翰林讲课,从今天开始,由有学识的太监讲课。”

    “宫中是宫中之事,不许外朝插手。”

    “明白吗?”

    侍讲学士给太监授课,慢慢的就把太监带歪了,太监会成为文官在宫中的傀儡。

    朱祁钰让这些不懂汉话的土司孩子学汉话,学知识。

    就是杜绝这些人,被文官侵蚀,日后会成为他的羽翼。

    “奴婢明白!”冯孝磕头。

    “读懂多少大道理都是没用的,要学会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事即可。”朱祁钰叮嘱。

    朱祁钰刚打开奏章,又想起一件事:“欧信上书,想纳段思娥为妾。”

    “皇爷的意思是?”冯孝小心问。

    “段思娥是个将才,做欧信的妾有点委屈了,赐平妻吧,赐其特许随军打仗,先赐四品恭人,未来可按照战功封爵。”

    冯孝讶然,没想到皇爷竟对段思娥如此垂爱。

    也是,皇爷对妇人多有垂青,听说京中很多妇人,在家里为皇爷立长生牌,感激着皇爷呢。

    “奴婢这就去传旨!”

    朱祁钰颔首:“告诉欧信,朕希望他做韩世忠,段思娥是大明的梁红玉!”

    冯孝看出来了,皇爷是故意太高欧信和段思娥的身价。

    没人吹捧欧信,干脆他这个皇帝亲自下场吹捧。

    而在山西,大同。

    舒良怒拍案几:“该死的龚辉!竟和叛臣搞在一起,他要干什么?造反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