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土人,化土为汉。”

    “朝鲜有民千万,实在太多了,朝鲜之地,最多有三百万朝鲜人,其余人移入吉林都司,充实吉林。”

    “再从内地移民东北五百万,建立吉林省。”

    朝鲜这个地方,养不活一千万人口的,太穷了,等玉米三宝完全种植后,估计能养活一千万人口,在此之前,五百万够多的了。

    把女真人送去倭国,这是他早就决定好的事情。

    东北五国,就只剩下兀良哈,形单影孤了。

    过几年就彻底灭掉,收回奴儿干都司,东北变成汉人的土地了。

    第二天早朝上,朱祁钰和朝臣商量后,圣旨发出。

    宣镇的王来,收到圣旨后,立刻入京。

    在路上,他写了一本厚厚的奏章,劝谏皇帝,不要急于扩地,而是先推广玉米三宝的种植。

    抵达京师后,他入朝启奏。

    朱祁钰唇角绽放出笑容:“王卿,去年边永在暹罗,跟西夷买了两船玉米种子,年初时运送回国。”

    “就在刚刚,朕收到薛瑄奏报,广西玉米,已经结棒了,预计八月初(农历)就能丰收。”

    “薛瑄还说,今年种晚了,若计算出农时,在广西玉米可一年两熟,还说了,此物亩产不错。”

    “今年收获的全部米粒作为明年的种子,陆续在广西推广。”

    “不止如此,大明跟西班牙和葡萄牙,订购了一千船种子,今年年底就能运送至大明。”

    “明年呀,全国就开始推广!”

    “所以朕急于扩地,起码先把这些地方占下来,省着便宜了兀良哈,过上几年,内地种满了玉米三宝,就在吉林搞种植。”

    从欧罗巴到大明,时间是漫长的。

    从美洲到大明,也是非常漫长的。

    边永在暹罗谈判,和十几个国家达成贸易合作,鼓励这些国家,来广州,和大明贸易。

    但是。

    在暹罗的边永,一点都不顺利。

    谈好的价格,这些西夷商人已经反悔了,他们认为大明着急要得到种子,所以想趁火打劫,想用一粒种子一尺丝绸的方式来交易。

    边永急得满嘴是大泡,他磨破嘴皮子,西夷商人统一口径,还有大食、波斯商人帮腔,竟还想卖给暹罗,让暹罗种植,以此来威胁大明。

    第二拨大明使团,刚刚抵达暹罗。

    大使高宗本。

    高宗本是景泰五年进士,其人书画一绝,他的行书《孤凤辞》,在后世珍藏,属于一级国宝。

    高宗本为都察院御史,是他自告奋勇,愿意调入鸿胪寺,出使暹罗。

    皇帝选他,除了毛遂自荐外,还有一点,高宗本懂兵事,但性情火爆,是个暴脾气,这是弱点。

    是以率领五千卫队,从京师出发,带着浩浩荡荡的商贾,亲自走这第三条丝绸之路。

    这支队伍里,官军五千人,商贾护卫约有两万,外加上车夫等等,人数在七万人左右。

    车队长达几十里,装载着来自大明的货物。

    高宗本带来的,还有皇帝对暹罗的赏赐,浩浩荡荡。

    从广西汤州出大明,途经河内、因陀罗补罗(占城王都)、万象(老挝澜沧)、金边(柬埔寨真腊),最后抵达暹罗大城。

    皇帝对安南、占城、老挝、柬埔寨王室皆有恩赏。

    对暹罗王拉梅萱的恩赏,是所有中南国家中最多的。

    尤其是一颗舍利,让拉梅萱跪在地上恭迎,并为这颗舍利,建造一个舍利塔供奉。

    带来的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