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国医书的事。

    “陛下,西夷、大食带来的书籍里,也有很多医书,老臣正在研读、整理。”

    “老太傅您一个人太慢了,您招收一批医道人才,集思广益,尽快把这些医书分类整理出来,然后派人去教,在民间普及。”

    朱祁钰做事,追求的就一个快。

    谈允贤看完医书,赞不绝口。

    约定个时间,请太医等一起,研读印度医书中的问题。

    只要皇帝爱医,那么医道就会迅速崛起,民间会诞生无数医道人才。

    就像宣宗皇帝喜欢书画,民间有多是画师,书画一道在宣德朝迎来高峰。

    挥退胡濙,谈允贤回到永和宫继续读书。

    朱英收到招降老挝的圣旨。

    他刚刚安置新到的一万贵州军、三万朝鲜军入柬。

    同时还有一封皇帝的密信。

    告知他招降老挝后,会派人永绝后患,老柬之地必须拿出来安置江南人。

    雨季过去,恢复移民之后,交趾压力陡增。

    朱英严令地方,开垦生地,开发森林,并修建灌溉措施。

    别看交趾土地肥沃、气候优越,却十分缺水,非旱即涝,没有良好的灌溉措施,再肥沃的土地也是荒地、废地。

    安南没有大明这么先进的灌溉措施,他们也不精耕细作,对耕种并不在乎。

    明人来了,将世界上最巅峰的农耕文明带到了交趾。

    农人将森林焚烧,变成草木灰,濡养土地;把河里的淤泥一点点挖出来,摊在土地上,再将沤好的肥料埋好。

    将荒芜的土地,开垦成了耕地。

    这是明人非常擅长的事。

    朱英还从福建引来茶种,在山坡上种植茶树,做成一片片茶园。

    在攻打柬埔寨之时,他还给皇帝上疏,请皇帝收下老挝之地,老挝虽位于绵延山脉之上,却是难得的种茶之地。

    只要建成一个个茶园,等待茶树长大,十年后树上结出来的就是金子。

    他开始规划,老挝并入交趾的地区,则种茶树。

    他的奏疏送到皇帝手中,皇帝送去中枢,中枢让王文在云南种茶,让岳正和项文曜在贵州种茶。

    而招降老挝的人选,就是边镛。

    边镛一直徘徊在广西交趾之间,正好用他去说服老挝王庞哈,归降大明。

    朱英认为难度不大,毕竟老挝已经被大明吓尿了,又是特别穷的地方,遍地土人。

    边镛欣然受命。

    但庞哈不是傻子,柬埔寨被大明攻占后,他立刻派人联络暹罗,而暹罗的使臣也到了老挝。

    对大明还算恭敬的下缅勃固王朝,竟驱赶了边永,也开始驱赶大明商旅,离开勃固。

    上缅阿瓦也对大明不客气,竟拘捕了大明商旅,侵吞其财货。

    靠近大明的麓川,将大明商贾杀死,侵吞财货。

    甚至,对大明毕恭毕敬的满刺加,竟想收回新加坡,并开始派兵驱逐大明的船队。

    渤泥在海上虎视眈眈,随时出兵截断大明的航线。

    一个反大明联盟的雏形,正在形成。

    朱英只收到老挝的消息。

    王伟还在印度,也不知晓属国叛变的消息。

    而大明已经准备过年了。

    进入腊月二十,景泰十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

    南方项忠传来好消息,琉球尚德王上表,请求琉球内附。

    遭到内阁的第一次驳斥。

    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